男人的死法

來源: 2014-03-22 17:03:2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在非洲上的草原上,雄壯的野牛衰老後,被新生代的公牛頂出群體,離群的野牛的結果是被獅子吃掉。 在非洲的草原上,盤踞在岩頂的雄獅傲視著平原上的眾生,也許明天某時,某隻什麽樣的動物會化作它補充能量的蛋白質。 當獅子老了,無一列外的會被群體拋棄,而成為野狗的食物。 在非洲的草原上,強大的象不願拋棄自己的同伴,它們會徘徊在病倒的老象周圍久久不願離去。 人類比象的社會結構更為進化,人類會埋葬自己的同伴,一是恐懼,一是敬畏,一是愛。  人類的愛就像水那樣自然流淌,方向向下。哺乳動物愛後代,愛的那麽自然無私,勇敢承擔,其實這是本能。 愛父母不是本能,是道德層次的東西,是感念,更是一種示範,下意識的暗示自己的孩子,“我老了你該如此待我!” 孝順真的不是天性,而是一種習慣。相比起來,有了女人,有了母性就有了家。 女人必須穩定,一個瘋癲的事業女人,家一般不會好。 也正因為此,女兒比男孩兒更為孝順,更為惦念父母。  為什麽很多男人不孝呢?  因為男人的天性和責任。  一個男人去除精神道德層麵的東西,作為成功的雄性動物,他必須讓自己的宗族繁衍壯大,這需要大量的食物,資源。這樣他必須擁有廣大的狩獵區域,他要組織同族,不停地開拓,鬥爭,戰鬥,殺戮。我現在明白了這根野蠻貪婪沒關係,這是所有生物的天性,是生存的必須,這才是貪婪的本質,與幹果和鹽沒有關係, 儲存不是誘發貪婪的根本因素,繁殖才是最終的誘因。 我們華人有養兒防老的俗語,其一是古代沒有社會保險製度,交通,醫療,都十分低下。普通人老了也隻能靠兒子養老了吧,所以中國十分強調孝道二字。 孝道當然是社會秩序,宗族禮法,三綱五常,國家社稷的根本,同時也是給自己留個後手。其實如果社會穩定,以全社會公共養老製度的建立更為有效,穩妥,且沒有對孩子的約束性。 我著重要表達的是孝順對人類,尤其是男人的約束的弊病。 
      如論語所言,父母在子不遠遊,遊必有方,來說。我認為這對一個族群是十分可怕的。 男人受困於父母,家園,而不能開拓疆土,不敢作戰,不敢犧牲,這個家族是沒有前途的,即便興旺也是暫時的。 放大到民族,如是。
     我有三個兒子,我真的不想讓他們孝順。 我希望他們可以開疆拓土,遠走高飛,讓自己的疆域擴大到無限遠。 作為男人,看著兒孫膝下承歡,不如兒孫滿堂,更不如宗族遍天下。  讓我們的孩子遠走高飛吧,不要作為他們的羈絆,在幼年和少年時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堅韌的性格,讓他們去戰鬥。 
     我呢? 我剛40,我應該老死在病榻上,讓別人去惦念,而困住孩子們的手腳? 還是像非洲的野牛被頂出族群讓獅子吃掉而哀鳴?  男人應該不停的戰鬥,不停的衝鋒,然後揮霍,揮霍,或者血流如注的死於疆場,或者死在揮霍時刻,比如從山上掉下來摔死,在海上遠遊淹死,和別人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被人一槍打死,這不是愚蠢,而是大智慧下的一種態度,人活著要痛快!  這樣的人生不會太長久,但卻是如歌的行板 ,如戰鼓,如陣雷,如閃電,如怒濤,卻偏偏不要長命百歲的苟延殘喘。 除非,除非你有深邃的思想,指導其他人進軍的道路。      走吧孩子們,走出這個家,我不會給你寄錢,你必將深受世間的折磨,如果老天願意,你將百煉成鋼,或者被淘汰,或者時運不濟被上天收去。 如果你們要戰鬥,你可以叫上爹,我必然帶著刀父和你們一起披荊斬棘,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