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小說:民族魂 連載(二十一) 臨危受命,天祥被困
(二十一) 臨危受命,天祥被困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引自文天祥詩,過零汀洋
文天祥臨危受命偕同右丞相吳堅及大臣謝堂,賈餘慶,太監鄧惟善等一行直赴蒙古兵大營所在地—因明寺。
議事之先文天祥就聲明:“前丞相棄官而去,所謂議和之事,我一概不知,朝廷派我和吳丞相前來商量北軍退兵事宜的。”匪酋伯顏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南朝降臣提出獻城投降之具體事項。忽聞文天祥如是說,不抵是一盆冷水迎麵潑來!南朝願降的報功喜訊昨天已八百裏加快送汗八裏了,現在卻又有變卦,頓時手足無措,伯顏望著這氣宇軒昂的新丞相,半響道:“文丞相不知又有何退兵妙計?本元帥答應不動三公九廟,決不侵擾京城百姓,已是仁至義盡了!”然後語氣一頓,陰陰地道:“新丞相,應該不會想惡性抵抗,使臨安重蹈常州城的結果吧?”文天祥一聽常州二字,不禁怒火中燒,厲聲道:“北軍打著滅無道之邦的大旗,揮戈南下,把常州城的無辜百姓斬盡殺絕——這難道是仁義之師所為嗎?簡直連禽獸都不如!你竟然還有臉顏提常州!你還是向忽必烈可汗去邀功吧!”這暗諷忽必烈可汗也是
--57--
吳堅一行回到臨安,朝廷知悉堅決抵抗的文天祥被扣,趙氏皇室的最後希望破滅了,惟
有依匪酋伯顏的條件徹底投降。
一二七六年二月初五,太皇太後在玉清宮裏親自為宋恭帝穿戴停當,由太監送小皇帝去宮外率百官拜迎匪酋伯顏,自己最後一次拜別了祖先靈牌,回到寢宮,遣走宮女,對著一條白淩涕然淚下,此時才明白不應聽信賈似道擁立隻有四歲的趙濕為帝——當年太祖因十六真字坐天下,然後另有八字咒語,便是“得之小兒,失之小兒”,所以當年杜太後立下“
擱置了文天祥最後的忠諫,趙氏皇室不戰而降,的確免除了臨安百姓的屠城之災,然而亡國的大漢民族從此深陷亡國奴的悲慘境地,這是謝太皇太後不戰而降的結果!
入城的匪酋伯顏把小皇帝及跟隨左右的眾臣看押起來,改臨安為兩浙大都督府,入封府庫,把沒收來的史館禮寺圖書及百司符印告敕一把火燒了,罷免官府,又解散侍衛軍,又要索尋內侍和宮女,宮女大多已投水自盡,倒也免了虎狼之辱。隨後伯顏命大軍進駐在錢塘江沙灘上,錢塘江本有大潮,每日兩次,臨安人祈望波濤大作,將北軍一洗而空。誰知錢塘江潮竟三日不至,輿論以為天數!
--58--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