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門當戶對其實是很不簡單的
門當戶對並不僅是指雙方家庭在收入,教育背景方麵差不多,它的含義可能要更深遠。
我們要從字麵門當和戶對認識起。門當是指大門兩側的石鼓或石墩,而隻有有功名的人家門口才能有門當,文為箱式,武為鼓式,反之家裏再有錢也不能有門當。戶對是指門楣上固定門框的出頭柱子,同樣,也隻是官宦功名人家才能設置。古時候,從你家大門的製式就能看出家庭幾代人的底蘊,門當和戶對隻是這中間相對低調的特征而已。就好像人們常自謙是寒門貴子,可是那個寒門可不是指家庭貧寒的寒,要入寒門必須是落魄的士族,是那些沒有進入權利核心圈的官宦貴族而已。
所以當人們在婚配時形容門當戶對,並不是在看兩家財力是否相當,而是在看家庭往上幾代的底蘊。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是形容哪怕家庭落魄了,但是家庭底蘊,精神傳承沒個三五代也亡不了。同樣,要積蓄這樣的底蘊和精神傳承,至少也要往上兩三代人才能積攢。光靠一代人開始讀了點書的那點積攢對於三觀的養成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真要做到讓孩子找到門當戶對的另一半是很不容易的。三觀相近啟是那麽容易做到的?
從紫檀帖子風格就能看出家庭背景千差萬別,三觀距離十萬八千。門當戶對並不是指家庭收入差不多,這至少不是重點。所以,紫檀是辦不成相親群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