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夥子和媽媽分享的故事
這個周末,我家小夥子和媽媽分享了一個故事。在他大學第一學期的時候,他選了一門數學證明課。在這門課上,他認識了一位大三的學生,我們就叫他“Zach”吧。“Zach”已經第四次重修這門數學證明課了,因為前三次他都隻拿到了“D”。而這門數學證明課是進階 STEM 課程的先修課,至少要拿到“C”才能繼續往下學。
這個學期,小夥又碰到了 “Zach”,發現他終於通過了這門數學證明課,現在正在上後續的課程。
小夥說,這周他忍不住一直在想“Zach”,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連續三次重修同一門課,每次都被crushed,還堅持下去。他說他知道 Zach 非常努力,隻是數學可能真的不是他的強項。他也說,他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limits,我們不能把自己的talents 當作理所當然。
這個故事讓媽媽很受觸動, 為他敏感的心和同理心感到驕傲。 媽媽現場超水平發揮, 給小夥子說出了一段自己的理解:
Life humbles us all at some point. Some of us through math classes, some in much bigger ways. but what matters is we keep going, like he did. That strength is just as much a gift as t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