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錯誤的教訓
早上7點半就起來開會,一耳朵進一耳朵出,隨便寫了點升學感受,希望對今年升學或將要升學的考生有點幫助。現在要出門去公司了,一會會刪。
兒子申請大學的那年,原本隻想讓姐姐幫他看看小作文,後來兩個人尿不到一個壺裏,而且畢竟姐姐升學已是多年前的事,怕許多新的政策變化不熟悉,最後還是請了顧問幫忙審核小作文和製定申學策略。所以除了他的計劃的safty school,target school和reach school以及最壞情況去Community College的計劃我們清楚外,像姐姐當年一樣,其它的具體事項一律把我們擯棄在外,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連common app長什麽樣都不知道。
不過,作為父母,我們還是跟他一起花了點時間量化了他準備申請的所有學校的被錄取概率,細致到所有要申請的大類學校每類的錄取概率。當時顧問根據他及他的高中的情況建議他REA東部的大學先,但是在9月份他座了一次飛機去外地,因為暈機,幾天的來回旅程讓他十分不適,所以回來後,突然跟顧問談想REA斯坦福,但是顧問跟他說在我們這個地區,斯坦福的legacy太多,用REA去跟他們搶名額會很危險,但是兒子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要什麽入取的條件就有什麽條件且每年自己的高中去斯坦福的人數要遠高於東部準備REA的那所學校,這樣改變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我們的顧問是洋人,隻會建議,一旦申請者做出了決定,她也不會去特別反對。11月按兒子的意見提交了REA申請,一個多月後結果來了。他的高中有多少人REA斯坦福我們不知道,但是隻有兩個人REA成功,兒子不在裏麵,他是直接被斯坦福拒絕,連WL都沒給。那兩個錄取的同學是一男一女,都是legacy,女孩在的父親是S教授,母親是研究人員,而且她的GPA隻有3.9不到,AP物理隻考了物理1拿了B,後來都再也不敢修物理課了,沒有獎,不過和她爸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相較於這個女同學,無論是GPA,標考,課外活動,獎項,甚至是論文都明顯比不過兒子。另一個男孩因為不是一個班,不清楚具體情況。(不過後來在高中畢業典禮上聽過這個男孩的講話,伶牙利齒,感覺斯坦福至少沒有選錯人)
被斯坦福的拒絕,給兒子的自信心打擊很大,特別是後來,其它EA的safty school都給他的是WL,那時我們都準備要去轉戰community college了,作為父母,我們倒是不覺得去CC不好,因為在我們加州CC轉學去UC要比直接考UC容易得多。就這樣一直熬到大概二月收到了GT的offer,而且GT還給了本州學費的條件,這才讓孩子的心放下了一點。也不再提準備去CC的事了。通過這個REA失敗的範例,我們總結的教訓是:
1. 在legacy多的地區REA要小心,普通人爭不過legacy,應該去RD。孩子的高中,那年通過RD去斯坦福的還是將他們高中去S的總人數拉回往年的均值。
2. 不要自以為是,應該多聽有經驗的熟悉你所在的地區高中的申學顧問意見,因為他經曆得比你多。
3. 你可以量化學校的錄取概率,但是無法區分accept和WL,隻能概率出accept和reject。對於T5以外的學校,WL因為有YP的因素在內,很難估計。
4. REA的機會應該讓給想去且錄取概率最高的學校,並不一定要是最想去的學校,否則就是浪費了REA的機會。
當然,我們的經驗已經時過境遷,據說現在大學不讓考慮legacy錄取了,但是我不相信他們會換湯換藥。希望我們的教訓能給今年申請大學的或將要申請大學的學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