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不匹配時候如何找Intern和Full Time Job
從底下波大的孩子找工,想到我的一個同學的做法。
是我在歐洲讀碩士時的同學。南美洲的猶太人。祖上是1900年前後從中東去的南美。
本科是拿全獎讀了美國的一個T30的私校。所以在我看來,他的英語基本是母語了。
人情商很高,也很善良。就是不太像東歐中國同學那麽用工讀書。
快畢業時候想找投行工作。他就和在紐約的投行工作的我們在歐洲那所學校的一些校友聯絡:‘說自己某天到某天會在紐約玩。有沒有20分鍾時間一起喝個咖啡’。最終靠這個一步步搞成了德意誌銀行投行的工作。
我的理解,就是他盡量不給人家壓力。一步步來。大家都是聰明人。人家願意幫你的話,會一步步問下去:快畢業了吧,工作找好了嗎?要不給我看看簡曆?
------------------------------------------------------------------------------------------------------------
當然現在許多地方不一樣了。第一步往往是Zoom了。
波大的孩子,可能有一個問題。
曆史上Midwestern地區是製造業基地。順帶著也就有許多Engineering方麵的強大學。比如普渡是專業強校。
但是那個地方現在製造業大量地搬走了。而大學的相關專業並沒有隨之縮減。反之,美東南製造業過去3,50年大量遷入,而大學相應專業並沒有隨之大量增加。我們看到的是GA Tech, VA Tech。沒有太注意的是NC State。但是總體還是不夠。
我對他的孩子的具體專業情況也不了解。或許可以這樣:
如果發現在西雅圖或者南加或者北卡RTP附近可能的工作比較多的話,你最好用一個當地的地址。西雅圖UW大學其實有不少學生夏天的宿舍是要Sublet的。可以考慮租下來,然後在附近找個可以糊口的工作(比如配汽車鑰匙,或者‘換機油’。當然隻是個例子,或許這種工作需要考證啥的)。用當地的地址給當地的一些波音Supplier發求職信。西雅圖的缺點是他們是Quarter製度。放暑假比較晚。
還有當然是通過Linked In 找當地的同專業的校友。一開始不要給人負擔。不要一開始就是‘能不能幫我找工作’。而是,‘我剛到西雅圖,人生地不熟。有沒有校友會?有沒有啥爬山郊遊的活動?’。這時候,你有個工作,哪怕就是在Dealer那裏賣車或者換機油,會讓人家壓力小些。人家會知道你不會一直甘心‘換機油’。別人願意幫你的話,會記在心裏。等工作機會來了,會通知你。
--------------------------------------------------------------------------------------------------------------
下麵這一段有點腦洞大開了。
意大利北部和瑞士意大利區,有不少很小的金屬加工的小工廠(他們往往是意大利超跑,Ducati之類的公司的Supplier)。整個Owner群體現在年紀大了。想退休。可是他們的孩子往往不願意接班。這些金屬加工的小訣竅,沒人繼承。瀕臨失傳。
波大的孩子如果是金屬加工類專業的話,可以考慮去Milan工學院啥的讀個碩士。同時學學意大利語。看看那裏有沒有工作機會。當然,優秀的夥計最後往往會變成女婿。還有,記得那裏有美軍空軍基地。可以申請地勤工作。
--------------------------------------------------------------------------------------------------------------
原則就是,為雇主著想,把貨(自己的人力)送到雇主麵前。減低雇主挑貨看貨驗貨的成本(包括情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