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勸我放棄ED申請...” 一位NYU錄取生媽媽的真心話:選對方向,比盲目衝刺更重要

來源: 2025-04-04 14:38:39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學校勸我放棄ED申請...” 一位NYU錄取生媽媽的真心話:選對方向,比盲目衝刺更重要!

“媽媽,學校老師讓我撤回NYU的申請,說我不夠強...”

去年10月31日晚上8點,接到女兒這通電話時,我的手都在發抖。距離ED截止隻剩3小時,是咬牙堅持還是認慫放棄?

慶幸的是,我們最終沒有退縮。12月,女兒收到了NYU的錄取通知。

回過頭看,這場“驚魂申請夜”隻是漫長升學路上的一小段插曲。真正決定結果的,是那些早被我們忽視的“小事”——選錯的活動、硬推的AP課、搖擺的信心...

“咖啡俱樂部”的教訓:課外活動,真不是越多越好。

和很多家長一樣,我曾以為“課外活動=湊數量”。女兒9年級時加入“咖啡俱樂部”,結果她對咖啡過敏,純粹是“跟風瞎選”。浪費時間事小,迷失方向事大。

轉折點:10年級遇到引知後,顧問老師一句話點醒我:“活動不在多,而在‘你是誰’。”

他們幫Grace把零散的興趣(寫作+跳舞)變成獨特標簽:校報主編+K-pop社團創始人。沒想到,這個“跳舞寫文章的姑娘”反而成了招生官眼中的“鮮活個體”。

4月13日2025常規申請·頂尖案例講座:報名公益講座 - 收聽杜克錄取的B同學故事,靠“計算機+醫療人文”跨界組合逆襲。理工男千篇一律,但關心臨終關懷的碼農萬裏挑一!

被學校勸退的ED申請:誰在關鍵時刻為你托底?

申請截止當晚,學校Counselor勸我們放棄NYU。“風險太大...你的背景不夠...” 但引知團隊堅持認為:女兒的活動鏈、文書故事、成長曲線,完全匹配NYU調性。

 

結果證明:真正的“背景強”,不是分數堆砌,而是“人設閉環”。女兒沒修一門AP,但她的申請材料裏:
成績穩步上升 → 展現學術韌性
活動有主線 → 跳舞+媒體=“文化傳播者”
文書有溫度 → 寫如何用舞蹈聯結不同族裔

413日案例解析:哥大錄取的D同學,報名公益講座 如何用“曆史+音樂”打破“文科生沒特色”的偏見?招生官到底愛看什麽?Erin老師將現場拆解材料!

給正在焦慮的您,一句真心話

作為“過來人”,我最想說的是:大學申請不是“改造孩子”,而是“放大他的獨一無二”。

 

如果您也在糾結:“別人家孩子5門AP+國際大獎,我家隻有‘平平無奇’的社團活動...還有希望嗎?”

“學校Counselor說RD錄取率太低,建議降低目標...真的隻能認命嗎?”

“孩子被夢校Defer了,Waitlist轉正率又創新低,該怎麽辦?”

 

來聽這場講座吧!您會聽到:2024-25最新錄取案例:常規輪翻盤策略、小眾賽道如何把握
權威趨勢解讀:杜克4%錄取率下,如何避免“無效內卷”
別慌!引知首席教育官Erin Gu將用2025最新錄取案例

告訴你:名校要的不是“完美模板”,而是“對的邏輯”!

413日(周日)美西5pm|美東 8pm 逐一盤點

引知教育總監帶來2025名校錄取案例分享

Erin Gu 引知首席教育官

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

達特茅斯學院,學士

講座探討STEM、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經濟、曆史等專業方向如何匹配有效的申請策略,重點分享早申獲得賓大、哥大、康奈爾錄取,美高引知學子案例!

報名鏈接:https://go.ingeniusprep.com/ug-webinar-registration-4.13.2025-rdcase-cnus?utm_campaign=5695657-2025%20webinar%20campaign%20-%20CNUS&utm_source=Chinagate&utm_content=4.13.25 

 

講座案例搶先看——他們為什麽能贏?頂尖錄取案例 - 通透培養思路

【D同學 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2029屆|美高】

興趣方向:曆史/國際關係+音樂

聚焦問題:

  • 多維興趣典範!“聲樂家+社會學者”,藤校青睞的“差異化人設”如何打造?
  • 如何把“合唱團經曆”升華成文化認同研究的學術延伸
  • 音樂+國際關係的跨界文書如何呈現(現場拆解文書段落)

【B同學 杜克大學 2029屆|美高】

興趣方向:公共衛生/計算機/生物

聚焦問題:

  • 低於4%的錄取率,理工男千千萬,憑什麽選我孩子?
  • 從“碼農”到“關懷者”:用醫院誌願者經曆重構CS申請形象
  • Defer後補充材料的“心機技巧”?

【A同學 康奈爾/UC Berkeley大學 2029屆|美高】

興趣方向:生物工程/醫學預科

聚焦問題:

  • 課外活動平平無奇?中小男如何逆襲,沖刺大熱門生物工程?
  • 課外種類繁多如何取舍?放下“職稱”,如何獨辟蹊徑體現領導力
  • 如何從低年級科學布局,打造獨特的申請形象?

2025申請季,家長最該警惕的3大誤區

【誤區1:“活動必須高大上,否則沒用”】

真相:哥大錄取的D同學,活動隻有校合唱團+社區曆史研究。但引知幫他提煉出核心人設:“用音樂聯結移民文化的社會學者”。

  • 沒有國際大獎,如何把小活動變成“黃金素材”?
  • 興趣分散(比如既喜歡藝術又喜歡理科),怎麽整合?

誤區2:“RD輪隻能碰運氣,早申失利就完了”】

真相:杜克錄取的B同學,早申被Defer,卻在RD輪靠**“計算機+臨終關懷”跨學科文書**翻盤。

  • Defer後如何補救?哪些材料可以二次優化?
  • RD輪招生官到底在篩選什麽?(提示:和早申標準不同!)

【誤區3:“理工科必須堆競賽,文科必須拚夏校”】

真相:康奈爾錄取的A同學,不卷頂尖競賽,但通過**“生物工程+食品過敏公益項目”**展現獨特視角。

  • 競賽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另辟蹊徑?
  • 小眾興趣(如烹飪、園藝)能否掛鉤學術申請?

身為教育界聲譽極高-NACAC美國招生谘詢委員會認證成員。引知一直持續不斷地為升學家庭提供最翔實,前沿且權威的申請信息。作為2024年Science olympiad、USA Fencing的官方優選升學夥伴,引知致力於為申請人提供最專業的升學指導服務。

掃碼報名4月13日講座

獲取真實2025申請季優秀案例解析!2025錄取喜悅分享!

    

添加引知小助手 立即預約30分鍾免費評估!

  

2025年4-5月,引知將在【洛杉磯】、【西雅圖】、【聖地亞哥】、【爾灣】、【波士頓】、【大紐約地區】等地同步開啟常規申請結果線下活動分享!分享成功收獲哈佛大學、耶魯、斯坦福大學、康奈爾等名校ED錄取的故事和Top藤校錄取案例解析!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