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美剛分享了一段意外收到的碼工招聘內部文件, 看來藤校是浮雲,技校才是王道

來源: 2025-03-24 07:25:29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轉發的

 

最近,一位美國網友在 Reddit 上分享了一段意外收到的軟件工程師招聘內部文件截圖,揭開了美國軟件開發招聘不為人知的一麵,引發了不少爭議。

 

以下內容為翻譯:

 

據說有位招聘人員不小心把她的內部甄選指南發給了我。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麽,等我反應過來後,裏麵流露出的那種高高在上和精英主義讓我非常不爽,真的氣到不行。

 

我本人其實滿足他們列出的許多條件,這也是為什麽那位招聘人員會聯係我,但依然讓我覺得很惱火。

 

請注意,“What we are looking for”(“我們在尋找什麽”)指的是他們服務的終端客戶提供給招聘方的內部備忘錄,不是針對求職者發布在公開招聘啟事上的內容。公開的招聘信息當然不會是這個樣子。

 

我隻是想把它發出來給大家看看,現在有些招聘方就是這樣篩選候選人的。

 

---

 

What We Are Looking For(我們在尋找什麽)

 

- **大學本科或碩士畢業於頂尖計算機科學項目的候選人:**  

 - 麻省理工學院(MIT)  

 - 斯坦福大學  

 -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  

 - 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  

 - 如果是 GPA 4.0 畢業生,其他一些學校也可做特別例外

 

- **4-10 年的軟件開發經驗**

 

- **熟練掌握現代 JavaScript(TypeScript、NodeJS、ReactJS)**,有時需要掌握更前沿的技術如 Kotlin,以及對 AI/LLMs(大模型)有一定了解

 

- **在崗位上有穩定任期**(不希望“跳槽狂”)。通常希望每個崗位能待 2 年以上

 

- **在知名初創公司有重要經驗**,例如曾在 Y Combinator、紅杉資本(Sequoia)等支持的創業公司工作(我們的客戶不會僅雇傭隻在大公司工作過的人,即使那家公司是 Google 或 Facebook。如果你的背景裏隻有這種大公司,也會被拒)

 

- **多元化候選人是加分項**(例如女性、黑人等)

 

- **美國公民、美國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加拿大公民或加拿大永久居民**  

 - **絕對不提供簽證讚助**

 

- 如果有**創始工程師或創業經曆**,會再加分

 

---

 

What to Avoid(需要避開的情況)

 

- **需要簽證**的候選人  

- **C2C**(Corp to Corp)模式的候選人  

- **頻繁跳槽**(在每個崗位都隻能待很短時間)  

- **來自編程訓練營**(例如 Full Stack Academy、Hack Reactor)的畢業生  

- **谘詢公司背景**(在 IT 軟件外包/谘詢公司工作,而非真正做產品的公司)  

- **隻在大型公司工作過**(例如 Uber、Intel 等),除非搭配了初創公司經曆  

- **虛假資料**(一定要好好篩選,市麵上有大量假簡曆/欺詐信息)

 

另外,**曾經在以下公司工作過的候選人**被認為不合適:

 

- Intel  

- Cisco  

- HP  

- TCS  

- Tata  

- Mahindra  

- Infosys  

- Capgemini  

- Dell  

- Cognizant  

- Wipro  

- (以及再度提到)Cognizant

 

---

 

以上就是曝光的這份內部招聘甄選指南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