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是從幫媽媽批改作業開始的
我的記憶開始得很晚,小學前的事情基本沒什麽印象,我有的記憶,從差不多要上小學開始。記得為了開學,家裏給我準備簸箕,那時學校要積肥,每天要從家裏挑一些可以做肥料東西到學校,堆積起來,然後每周有一天下午不上課,從學校挑去田地。
家裏找了“關係”,給我安排到方當地最好的學校----鎮一小,鎮上有賣專門給小學生用的簸箕,我媽不舍得花錢,在農村找了一個叫“阿聾”的人做簸箕,是農民用的正常大小,容積大概是街上賣的五倍到十倍。這大概是能記住最早的事情之一。
小學同學說起他們幼兒園在哪裏上的,滑滑梯之類的活動。我對幼兒園沒有印象,也沒對滑梯也沒有印象。現在想來,我應該是沒上過幼兒園。因為父母告訴我,我小時候是跟爺爺在城裏,我的保姆是誰誰,臨要上小學了,才把我接到身邊。後來小學大概二三年級的時候回放假城了爺爺家,見到保姆,她說我小時候跟她兒子玩得很好,我根本不認得他們倆。
小學學的內容我都已經基本會了,所以上課老走神,有時站起來,在課室最後的空間踱步,像夢遊一樣,被老師叫醒過好幾次。我現在想起小學頭三四年,有點像做夢,那時怎麽這麽多打架,同學裏有幫派,幫派有頭頭,同一幫派的好像是住同一片地方的,或者父母是同一單位的。我什麽派都不是,我也沒有認識的人,放學恨不得飛回家裏,免得被打。我的地位是五年級才立起來的,因為麵臨考初中了,發現我這個以前經常受欺負的人,成績一直是第一,老師也重視我了,幫派頭頭見了我笑口盈盈,好些女同學給我送禮物(各種吃的,塑料珍珠項鏈之類的)。
我媽是另外一個學校的民辦教師。鎮外農村裏的小學,有五個年級,隻有四個老師。我模糊的記憶裏,我在每個課室的後門往裏麵望過,其中一個比較凶的老師會趕我走,我媽和另外兩個個老師不趕我。想不起在課室門望見裏麵什麽了,但能想起我自己一人在無人的操場上發呆的籃球架和天空。
每個老師從早到晚都在上課,我媽在家裏貼了她的課程表,內容是:早上第一節一年級語文,第二節二年級圖畫、第三節五年級數學之類的,滿滿當當的,沒有一點空的時間。
她下午放學後要到自家的菜地裏幹活,晚上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從有記憶起,我媽就在昏黃的燈光下忙碌,做完家務,非常疲憊。改作業的時候就讓我幫忙,她先挑出班裏成績最好的學生的作業,對的打上勾,錯的大個叉,然後把正確的答案寫在旁邊。我就照貓畫虎批改,拿起紅筆打勾叉。我不記得有教過我認字的,就讓“上崗”了。至少上一年級前的幾個月,我就在批改從各個年級的作業了,可能是從大量的對錯的對比中自然就學會了。
樓下說父母幫孩子做作業,我是從小幫媽媽改作業,苦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