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娃爸討論,感覺就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夕。
娃爸不是中國人,他是在第三世界國家讀過書的黑人移民。看一看他的想法。有時覺得跟壇子裏中國人差不多嗨
我們討論工業革命,我說這次中國應該是趕上了。ai, 機器人,無人駕駛,黑燈工廠,太陽能等各種新能源,電動車,高速火車,無人機,新航天器。下一次生產力爆發點是全自動化生產。
跟娃爸討論,我說deepseek 開源,國內的車企接入後,byd已經把自動駕駛變成了白菜價。無人駕駛馬上大規模實現。娃爸一邊開車,一邊說美國的基建太差,許多地方連信號塔也沒有。網絡信號如果不普及,無人駕駛沒法快速推進。
說到基建信號塔,我說塔的建造維護需要花很多錢,在美國農村做,私企要虧。需要國家補貼。美國現在沒錢做基建補貼。
我們又討論電動車。他說美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中國車企投資美國開廠。要求工廠用美國的工人和供應商。這樣能彌補製造業落後。而不是關稅保護落後產業。其實資本家都一樣。給美國老板打工和給中國老板打工,對打工人沒差別。重要的是工作機會。我說美國政府用關稅保護落後資本家,其實不在乎美國普通工人有沒有工作。製造業回流就是選票口號而已。
然後說起自動生產。娃爸說這是大勢所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美都在趕。娃爸說趕快得,讓娃去讀機械和電氣專業,這些專業跟自動化和機器人生產有關。我說美國沒工業供應鏈,電費太貴。這一波未必趕得上。娃爸說那讓娃學中文。除了中國和美國,其他地方更加趕不上這一波。
然後又說起裁政府工,娃爸說這一波砍人,被砍掉的人今後十年在private sector 都找不到收入匹配又那麽穩定的工作。下麵就會大規模消費降級。我說maga其實挺高興看政府工被裁的。以前隻有我過不好,現在是我看你也滑落一起過不好。哈哈。這叫幸災樂禍。
然後說起馬哥的結局,我說他在中國建了兩個廠,找好了退路。川爺也早早賣了幣,錢也落袋為安。時代的轉型,苦的永遠是普通人。
普通人不被大形勢淘汰,隻有躬身入局。普娃要選電氣機械等專業,學中文。能趕上這一波工業革命。更重要的是,年輕時找對時代的風口行業,四十歲就很難轉型。如果娃讀不好書,就去熱點城市,做服務業也能分一點羹。
許多年前,我和我爸說起去杭州買房。他說沒有本金,其實普通人不是沒有眼光,大部分人是沒有本金。被生活的賬單束縛住,行動力和起步本金都沒有。一次失敗的機會更是沒有。要破局,普通人隻有在年輕時,不怕窮,去機會大的行業和地方闖一闖。其實如果沒有找到政府工,未來在private sector 工作,一生的工作都會動蕩不安的。將來的趨勢愈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