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些英年早婚的女子》看AI的問題
前麵phobos寫了個概略的提綱,美國老土用AI生成了兩篇文章,看上去很花哨,卻經不起推敲。
第一篇生成文章,至少有三個問題:
問題一:學術探險選項結論是“還不如直接去圖書館借幾本AI入門書自己看看。”意思是主人公學術能力較強,而且打算自學鑽研,卻沒有下文了,尾聲中卻有“書房裏多了一排她自己捏的小陶罐。”是不是驢頭不對馬嘴?
問題出在phobos原文中沒有“還不如直接去圖書館借幾本AI入門書自己看看。”,是AI根據以前機器學習的資料自己鸚鵡學舌加上去的。跟後麵加上去的“書房裏多了一排她自己捏的小陶罐。”驢頭不對馬嘴了。
問題二:根據phobos的廚藝和健身選項及生成內容看,主人公有點笨拙、懶惰。怎麽會有耐心長時間做陶器這種較枯燥、精細的活?AI根據機器學習的資料加上去的內容又出問題了。
而且兩篇文章都加上跟phobos主題關係不大的做陶器,可見AI看上去花哨,其實很刻板。
第三個問題是脫題,最嚴重:phobos的結論和主題是“一下子感覺,邏輯斷鏈了。”話雖少,卻是點睛之筆。但AI卻根據文字用得多的四個選項和機器學習的正能量資料,在兩篇生成文章中都加上個眼花繚亂的“突破點:自由的意義”和“尾聲”,但也沒有學AI做學問。
第二篇生成文章還根據紫牡丹的建議加上廣場舞,跟跳廣場舞的那群夥伴混在一起,還要每周幾次的晚間舞會,能靜心做枯燥的陶器?
所以,AI生成內容隻能開開玩笑,不能當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