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對學校有利,對學生而言錄取不透明

來源: 2023-03-08 19:11:43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如果僅看成績比如ACT/SAT等等,錄取規則簡單明了,不需要幾個AO,錄取結果可以重複驗證,不同的AO的錄取結果基本變化不大。對學生而言比較公平,但對學校而言,也許不想錄取的都是學霸(科學家等),也想錄取一些潛在的國會議員,潛在的總統等,也許對學校而言不是很公平。

如果看成績和課外活動等等,錄取規則複雜模糊。(比如ACT/SAT成績,36/1600滿分;課外活動如何給一個分數,最高分是多少100分還是50分?把這兩個分數如何整合到一起,權重是多少(80%ACT+20%EC?),推薦信的分數如何算,如何集成?

如果不用這種集成算法,用區間打分的方法。比如用1-5分的區間打分,ACT/SAT的打分幾乎沒有歧義,其他的EC, 推薦信等的打分不能確保每一個AO的分數一致因為評分標準對這類的考察項目不是簡單明了,而是有一定的自由度。最後如何合成這樣的分數,是看有幾個5分(假設五分是最高分)還是看總分(如果兩個學生都是3個5分,1個4分,但是在不同考察項目上,如何比較這兩個學生,沒有簡單明了的規則。

這樣的政策,對學校有利,不同的AO, 很容易給出不同的錄取結果,錄取學校想要的學生。但對一個學生而言,因為規則複雜模糊,也許不公平。

也許很不容易找到一個對學校和學生而言都令人滿意和都覺得公平的錄取方法。因為不同的利益方對公平的定義很難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