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語閑聊:培養下一代之貓見

來源: 2021-06-09 19:00:0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經過大約18個月社會隔離,肆虐全世界的新冠疫情開始趨緩。目前美國經濟重啟,消費複蘇,估計有很多明年要畢業的高中生都在父母陪伴下,正穿梭在仰望各個名校的旅途之中。貓兄的很多朋友,也都是興致盎然在這個剛剛開放的,適合旅遊的季節裏,帶著孩子,在探親訪友的同時也充分地展現一下華人的名校情結。

華人家長向來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情結,都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讀一個“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往往事與願違。有的家長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錢財,也並沒有讓孩子成龍成鳳。事實上,很多華人家長可能從來沒有問過,更沒有想過什麽是“最好的學校”什麽是”最好的教育”。學過優化理論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較好”“最好”這些價值判斷都隻能是相對的,必須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對於誰”“相對於什麽”。其實,好與不好,隻有基於孩子的個人興趣,偏好,個性和天賦才有意義。

所以,在不問不想的情況下,往往是根據父母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去選擇“最好”的學校和專業,等於讓子女去過一種父母認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認為好的職業和生活。有時候,這實際上是迫使子女去實現父母自己沒有能實現的專業夢。盡管有很多華人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的確很願意付出,然而與他們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相對比,這種付出不是一種偉大,而是一種對孩子人生選擇的剝奪。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孩子隻是成為了父母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他們過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父母希望他們過的人生。

在貓兄看來,華人家長的最大問題就是對孩子照顧太多, 事事包辦。 不僅對孩子的期望特別高,還特別害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的任何錯誤和有錯誤引起的任何“失敗”。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錯誤和失敗是必須的。錯誤本身並不可怕,從錯誤和失敗中還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如果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遇到過失敗,那麽他/她在成年以後就不知道如何麵對錯誤和失敗。孩子在失敗中,心理承受能力才會變得更強。有一些做母親的不知道溺愛會害了孩子,讓自己孩子永遠長不大。比如,一個朋友的兒子已經拿到了博士學位,但還是很不成熟,因為是他母親不願意放手,還是在盯著管著他的一舉一動,甚至替他起草求職申請,結果她兒子就沒機會長大成人。

如果選擇專業多來自父母的壓力和安排,也就是說,既然他們都不是因為自己真實的興趣而學習,即使是拿到博士學位,找到工作,但最後在職場上表現很一般甚至比較差,就不足為奇了。趕鴨子也許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對學習成績的片麵追求,也是華人家長的一個普遍現象。根據貓兄的了解,美國的各大名校在錄取的時候,學生成績隻占30%,家庭背景和社團背景占40%,學生個人素質占30%。而這最後的30%是被大部分華人家長所忽視的。什麽是學生的“個人素質”?最重要的幾方麵是紀律,決心,意誌力,求知欲以及對成功的強烈欲望。這些個人素質在“自述作文”裏和麵談(電話麵談)的過程中,很自然的會反映出來。無法掩飾,也無法假裝。

在個人素質中,紀律性應該是讓孩子成為“有出息”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紀律性,就不可能成功,無論讀多少書,拿到多少學位,沒有紀律性,就不會有出息。因為沒有紀律性,就是缺少決心和意誌力的表現。有紀律的人,才會時刻有準備,從而不會錯失良機。貓兄有位朋友是哈佛大學的博士,他兒子高中畢業後也希望進哈佛。學習成績的30% 有了,家庭背景的40%也有了。那麽看看個人素質的30%怎麽樣呢?學校招生處與他們約好了某天上午9點麵試,結果他們8點半起床,趕到學校已經是9點20分了。招生處的麵試官對他兒子說,“你可以回去了”當場拒絕了。事後這一家人再後悔莫及,也根本無濟於事。這個故事又引申到另一個在培養孩子過程中的問題,那就是家長的以身作則。如果對孩子在紀律上的要求,家長自己都做不到,那就很難想象會有什麽好的結果。  

下麵這個故事很流行:一家矽穀公司招來三個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印度人和美國人。美國實習生隻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馬走人。他對一些問題盡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談,一分鍾可以講完的問題,能講五分鍾。中國實習生很努力,活幹得最多最好,但不愛多說話。印度實習生工作做得沒有中國實習生精細,但也不差。雖然講話帶有口音,但最愛發問,擅長表達自己。在實習期間,學到東西最多的是中國實習生,但是,最後人們最能記住的是那位印度學生。

華人的傳統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國人隻能幹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樣在矽穀和美國大學等領域成為領袖人物。反饋到文化和教育領域,就變成了不隻是要強調數理化,也要強調人文社會科學,在判斷人才時不隻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個風趣的人。實際上,這裏關鍵還是在於對“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問題。

教育有兩項主要功能:一是為了職業,一是為了做人,尤其是為了做一個有意思、有趣味、有意義的人。職業培養是為了飯碗,而“做人”的教育是為了讓人不隻是職業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許多華人家長一聽到自己子女想學曆史文學,藝術,或者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就很生氣,認為這些“軟本事”沒任何用,不便於找工作,等等。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軟本事”恰恰是使一個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礎。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說會道、知識淵博的人領導的。即使我們走出企業領導、政府領導階層,在社會生活中,那些除了職業以外還了解我們曆史,社會,政治和經濟是怎麽來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時更可能是社會中的成功人士。

在物質產能過剩,物質這麽豐富的今天,溫飽不再是個問題。華人父母可以給子女最重要的禮物是給他們提供經濟條件,讓他們追求自己的興趣,選自己有激情的事業。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子女的父母顯得太自私,太不尊重子女,這包括選擇學校,選擇專業,尋找工作,以及婚姻戀愛的對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