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當了這麽多年上門女婿

來源: 2021-01-17 18:12:31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習慣了當美國農婦,再也不要浦西的一張床

太太喜歡看國內的一個城市舊房改造的電視節目。昨天我正上網玩呢,就聽見電視裏傳來熟悉的上海話,抬頭問她:哦,這次是上海的?

她笑著說:是,還是江西中路,我媽以前上班的地方呢。房子看起來不記得了,是五層的老洋房,上海保護的舊房,隻能改,不能拆。五十來戶人家,有得扯皮了。。。

中間就看住戶們拿著卷尺量公用廚房,記錄每家的尺寸。。。我笑說:寸土必爭啊!

太太笑說:沒見過吧?哪是寸啊,毫米級別的。我們上海人的性格就是這麽練出來的,看起來很親切。我那會每年從西北回來看外婆,阿哥是外婆的寶貝,我就住亭子間的。。。


外婆在舊上海是作生意的,在八仙橋有很大的店鋪,日進鬥金。等解放軍進了城,隨後開始了公私合營,識時務的老人家馬上轉過彎了,成了“積極分子”:店鋪充公,家裏的金銀財寶交出來,連初中畢業的女兒也送到了大西北支邊。。。換來了安穩的生活:大洋房裏分得一席安身之地,西北出生的外孫換得上海戶口。。。太太說,小時候回上海探親,阿哥給小朋友們介紹都是:阿拉鄉哈頭妹妹回來了。。。

我認識太太的時候,阿哥和丈母娘已經住在了肇家浜路的一個小小公寓裏了。公寓不大,60平房米,一個大房間,一個小房間,一個廚房一個廁所,還有一間小小的dining room--八仙桌不能放開,一麵靠牆,三麵坐人。真有客人多的時候,八仙桌是搬到作臥室的大房間裏的。那裏空間大,除了兩麵牆的壁櫃,書桌,大床外,還有一張沙發,八仙桌放進去,四麵還能坐人。

太太說,80年代初政府終於同意早期支邊的上海人回城了。媽媽是去得最早的那批,回來也是最早。在上海住宅總公司上班,很快就分到了新建高樓裏的公寓。外婆老了,不肯離開住了多年的洋房和老鄰居,是相依為命的外孫好說歹說才從市中心搬到“鄉下”的肇家浜路公寓的。太太那時在昆山上班,周末回來不方便,都是我去,經常被從英國回來的老板笑話“去鄉下度周末”,英國有錢人的生活呢。。。

阿哥結婚後單位終於給分了房,浦東德州新村。一室帶廚房衛生間,象美國的studio,在一樓,還有一個圍起來的天井呢。上海人90年代初誰肯去浦東啊,房子基本空著。隻有太太回來休長假,我們才會去住幾天。我師兄結婚,上海沒有房子,我還從阿哥那裏借過來,讓師兄師嫂度蜜月。。。

等到2000年前後,嶽父母從美國探親回去,賣了浦東的小房子,開始買大點的房子,浦東也終於不歸到“鄉下”的級別了。兩套浦東的房子,阿哥一套,嶽父母一套。每次太太探親回來就笑話我:嗯,爸爸媽媽就說你沒眼光,當時買房子的時候,讓你出點錢,現在不知值幾百萬了呢。。。肇家浜路的房子倒沒人住了--房子老了,又朝北,冬天陰冷,不合適老人家住。嶽父母一直說:我和太太要回去的話,那套肇家浜路的房子就給我們住。那裏離中科院近,走路就可以上下班。。。

今年夏天太太回去看望父母,終於給父母阿哥交待清楚:肇家浜路的房子歸侄女,他們自己裝修好,明年結婚時作為新房用。等女兒回來,我們再開她玩笑:那肇家浜路的房子也沒你的份了,你去找外公外婆吵架吧。。。在我們初來美國的日子裏,她在那裏住了快兩年。

 

我問太太:現在讓你選擇江西中路的兩室一廳和昆山的四室兩廳,你選哪個?太太大笑:住慣了美國農村,誰還要浦西的一張床啊。。。

(二0一八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