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其實小中不少。海倫媽不是經常分享她閨女在投行的情形嗎?高層的不多,主要是小中從前傾向學醫,這些年來雖然進金融的多了,

來源: 2019-09-28 18:26:4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大多還不夠資深到高層的程度,不過也不是沒有。

在紫檀這段時間,經過QQH我也給了不少家長建議,看到那些家長的孩子順利進入金融界是很令我高興的事。

本科小留在倫敦的金融界有一些。以前我還每年會到倫敦出差時見過一些。倫敦的金融界本來就遠比紐約的要國際化。這跟移民法也有關我過一下再談。紐約的投行前台有MBA出來的留學生,我知道的例子是大陸名校畢業後在上海做幾年事然後來美國讀MBA的。本科小留在紐約投行前台我知道的例子是美國出生跟隨父母海歸從大陸的國際學校畢業後來美國讀本科的,也就是沒有身份問題的。這點我待會再談。當然我孤陋寡聞,我不知道不代表沒有。

本科小留在倫敦投行前台似乎比在紐約的容易,我覺得除了倫敦金融界的國際化之外,移民法規可能也是原因。傳統上投行前台招收的本科畢業的 Analyst 是兩年為期的 Analyst Training Program。近年來這雖然有些改變,但本科畢業的 Analysts 理論上是被認為大部分兩年後就要離開的。MBA畢業進來的 Associates 理論上是 career bankers,理論上是要在投行 indefinitely 做下去的。因此投行替 MBA 畢業進來的 Associates 辦身份有道理因為他們理論上是 indefinitely 要在投行做下去的。本科畢業的前台 Analysts 理論上是兩年後就要走人的,因此投行替他們辦身份就說不太過去。當然近年來有變化,從第二年Analyst到第三年的Analyst位子通常是你想要就會給你,從第三年的Analyst升Associate也通常是你想要就會給你。所以傳統的所謂前台Analyst Training Program兩年為期這點或是名存實亡或是幹脆正式取消了。但大部分的 Analysts 還是會在兩三年之內自己離開。這種情形下投行願不願意替本科畢業的Analysts辦身份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