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 信服的材料是"毛澤東1937年3月在延安批判張國燾的會議上講的", 有會議記錄
“密電”的內容。收電人員最初講的“武力解決”之類的話,曾產生軒然大波。經過考證,這個說法沒有文字根據。這樣重大的事,不拿出確鑿證據就講是不對的。現已得到澄清。目前對此都以毛澤東1937年3月在延安批判張國燾的會議上講的為準。其核心內容是“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這有會議記錄,比個人記憶準確。這是一個教訓。由此,使我對目前風行的口述曆史不能不持謹慎態度。凡是黨史上的重大問題,都不能僅憑個人記憶,一定要查檔案,找文字根據,不能輕信腦袋瓜子。這應當成為研究黨史的一條準則。
第三,對“密電”問題不宜“炒作”。上麵已經說了,張國燾的第一大錯誤是另立中央,搞分裂主義。第二大錯誤是堅持“南下”路線,使四方麵軍遭受不應有的許多挫折,也影響了中央的北上進軍。盡管從時序上講,“密電”南下錯誤在前,另立中央錯誤在後,但像張國燾這樣擁兵自重,公然扯起第二“中央”的旗號,在黨的曆史上還沒有第二例。再則,“密電”隻是堅持“南下”路線的一個具體情節。這不是“本”,而是“末”。有的同誌往往本末倒置,對“本”不大關注,對“末”卻興趣濃厚。這是研究黨史的“獵奇”傾向的反映。事實上,“密電”是密而不奇。楊尚昆對此事有個說明。他也是當事人之一。他說:“密電”問題,凡軍用電報“都是以專用的密碼拍發的,而且不止一套密碼,還有不同的密級,也可以說都叫密電。我雖然沒有見到那份原電,但最早收閱電報的葉劍英當時親口告訴過我,毛主席和周恩來多次講到這件事,後來我又問過當年收抄這份電報的呂黎平,對有這樣一份電報是沒有疑問的。原電毛主席看過後,要葉劍英立刻送給陳昌浩他們,以後沒有再找到。但中央北上後給張國燾等的電報仍可找到證明。”(《楊尚昆回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