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點肌肉養老 - 2025 水季總結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 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 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 轉眼成空, 我們便如飛而去” 詩篇90:10
我去劃船的路上要經過一個養老院。經常能看到老人們坐在輪椅上,或被護工,或被家人推到河岸上曬太陽。看到他們享受老年生活,我給自己定了兩個小目標。第一個,趁著還能自主行動,要珍惜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第二個,八十歲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肌肉,能自己劃到河上去曬太陽。
第一個小目標這個水季完成得不錯。從四月初到十一月初,整整7個月時間,除了惡劣天氣和出遠門,基本上每天都下了水,很多時候一天多次,最多一天下了四次水。“勞苦”的方式不外乎皮劃艇,獨木舟,還有槳板。
皮劃艇
四月五月是皮劃艇衝浪的時間。四月初的氣溫七八度,陽光已經開始有了熱度。但水溫隻有一兩度,河裏冰水共存,刺骨的冷,是為一大“苦”。

今年還上了報紙。其實從1970年代就有人在這裏玩,我在這裏都玩了20年了。而本地報紙電視幾乎每年春天都會有報道,把這當做新鮮事。可見這個運動的小眾。為此我還寫了一篇科普文章。

花式皮劃艇在浪上,利用水的力量可以做出很多技巧和動作。但需要體能和力量,也離不開柔韌性和協調性。以前做這些動作覺得很難,這兩年開始練瑜伽之後,這些基本功都有了顯著提高。所以雖然年齡在增長,但是做這些動作反而更輕鬆。
直升機旋轉(Helix)
空鑽(Air Screw)
白水皮劃艇除了衝浪,還可以去漂流。
5月初去了Madawaska 河。今年去得早,蚊子和黑蠅都還沒出來,成功避過了另一大“苦”。

7月底去了渥太華河。七八月份是這條河漂流的黃金季節,水溫和氣溫都宜人。

白水皮劃艇好玩,但門檻很高,需要經常練習。從6月底到8月底,每個星期四晚上,我們組織了Bate Island的白水皮劃艇之夜。今年的出勤率比往年好,最多一次有十幾個人。為了降低白水皮劃艇的門檻,還開了幾次平水皮劃艇入門課。
皮劃艇還可以用來釣魚。不過今年夏天過得好快,感覺沒釣幾次就過完了。隻做了一鍋臘魚。而往年要做兩三鍋。

秋天可以玩的選擇不多,在平水裏練花式是個很好的鍛煉方式。強化核心力量。

到了11月,皮劃艇能玩的地方更少,但這個瀑布是個好去處。

獨木舟
如果說皮劃艇是練爆發力,那獨木舟練的是耐力。經常是烈日下一劃就是好幾個小時。人生三大勞苦,“打鐵,劃船,磨豆腐”,劃船就是一個。但獨木舟是一項不可多得的團隊活動,特別適合家庭、團體一起出去搞團建。
6月底的“爸爸媽媽去劃船”。因為下雨,由三天改為兩天。這個從十幾年前開始的活動,從“爸爸媽媽去劃船”,到開始“隻有爸爸媽媽去劃船”,再到很快就會是“爺爺奶奶去劃船”,告訴我們什麽是“年日如飛而去”。

8月中旬的黑水河

8月下旬我們教會小組的獨木舟野營。大自然是體驗造物主大能的最好的地方。

9月下旬的Dumoine 河。這次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大廚把獨木舟野營的夥食搞出了新高度,成了吃貨之旅。勞苦之中的一點快樂,不容易。

槳板
不知不覺,槳板已經玩了十年。一開始隻是想隨便玩玩,沒想到變成了主要的玩水工具。說明接受新鮮事物是多麽的重要。
它能象獨木舟一樣劃長途練耐力,也能象皮劃艇一樣在白水裏練爆發力,還能練平衡,做瑜伽,或者什麽都不幹,躺在上麵曬太陽,睡午覺。
5月份,槳板衝浪
6月初等水溫上來了,就開始了槳板瑜伽。十年前,槳板剛開始流行的時候,ESPN雜誌發了一張衝浪界大神Laird Hamilton和他太太Reece在槳板上裸體秀肌肉照片(鏈接在文末)。我當時看到那張照片也有一個小目標,就是拍一張類似的秀肌肉的照片。結果發現槳板瑜伽實現這個目標很容易。
槳板瑜伽我是去年開始練的。首先練的是單腿平衡。先用槳做輔助練了一年,今年開始練不用槳。經過刻苦練習,還真練成了“絕世無雙”的“神功”。
戰士3 (Warrior 3),在陸地上練難度不大,但在槳板上,我感覺是這些單腿獨立動作裏麵最難的。因為它涉及到重心的前後移動。

舞者(Dancer)的難度也不小,同樣也是因為有重心的前後移動。

老鷹(Eagle),因為沒有重心的前後移動,反而比較容易。

在槳板上練單腿獨立是一件超級好玩的事。需要全神貫注,平心靜氣。很有挑戰性,然而卻沒有門檻,不分年齡水平都可以練,而且隻要練就會有進步。有不少動作。

在練單腿獨立過程中,經過不斷摸索,最後找到了訣竅。這個訣竅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重心保持在支撐麵之上。我之前寫過一篇分享,鏈接在文末。
今年又加入了手臂平衡的幾個動作。有劃船劃出來的上肢肌肉,練這些動作還是很容易。
單腿烏鴉(One-Legged Crow)

飛鴿(Flying Pigeon)

康迪亞二

還有很多

瑜伽的手臂平衡動作跟劃船有驚人的相似性。兩者看上去都是以手臂為主的運動,實際上兩者的手臂都不是發力部位,而隻是起力傳導的作用。劃船要把核心發力傳到槳上,瑜伽手臂平衡則是要把自重傳到支撐麵上。所以兩者都需要“沉肩墜肘”,目的一是形成一個穩固的框架來有效傳導;二是保護肩膀,免於扭傷,拉傷。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瑜伽手臂平衡動作就變得很輕鬆了。
除了單腿平移和手臂平衡,槳板就是一塊瑜伽墊,很多瑜伽動作可以直接平移過來。

槳板瑜伽的觀賞性跟它的實用性比起來是小意思。槳板瑜伽練的是基本功,是很多別的運動所必需的。比如平衡能力,可以用於槳板衝浪,河流槳板,高山滑雪等等。再比如手臂平衡練出的強健肩膀,能大大減少肩膀受傷的幾率。
槳板還可以用來鑽瀑布。當氣溫到達30度以上,陸地上暑氣逼人,就是到瀑布後麵涼快一下的好時候。

七八月份也是在激流裏玩槳板的好時候。這個時候水溫和氣溫都高,讓落水成了一種樂趣。每一次落水,都象是投入大自然溫暖的懷抱。跟5月槳板衝浪落水的感覺是天壤之別。
浪裏白條
7月底橫渡渥太華河的活動,槳板是重要的護航工具。正是那一天我下了四次水。早上做瑜伽,上午護航,下午教課,晚上跟老婆一起去河裏“飯後散步”。


今年還新加了槳板看煙花的項目。坐在漆黑無人,涼風習習的河麵上,最能體會煙花易冷。

八月初兒子參加了渥太華鐵人三項。我清早去河裏看他比賽。

今年在槳板教學上增加了單腿平衡課。能夠分享我練習中的一些心得,讓別人少走一些彎路,也是一種快樂。
槳板雖然已經玩了十年,但今年還是有很多全新體驗。
有幾次練瑜伽碰到下小雨,發現身體發的熱,抵消雨絲的涼意,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
有幾天氣溫30度以上,大太陽,在水麵上做瑜伽就跟做熱瑜伽一樣,汗如雨下。好在隨時可以跳到水裏涼快。
今年也發現了早上去河裏做瑜伽的好處。早上氣溫不高,可能感覺有點涼,但初升的太陽照在身上很溫暖。最開始是早上有20度才出去,到後來發現15度也可以,再後來是10度。明年要試試5度的感覺。瑜伽士能夠在冰天雪地裏修行的傳說我覺得很有可能。
有一天早上還看到了水獺一家五口在晨練
Laird Hamilton在ESPN的采訪中說:“從某種意義上說,變老其實是一種人為的選擇。除了頭發變白、皮膚出現皺紋之外,你身上並沒有真正發生什麽。衰老是一種心態。” 確實,頭發會白,皮膚會皺,眼睛會花,但肌肉的保存期很長,而且能通過鍛煉不斷補充。其它的功能,比如心肺功能,平衡能力等也是可以通過鍛煉來保持。很多時候你覺得老了,可能隻是缺乏鍛煉而已。到八十歲還能劃船的目標很有可能實現。
相關鏈接:
ESPN: Just another day at the beach for Reece and Hamilton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