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哦,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重。之前我把這個訓練法分享給一位鍛煉不太積極的初中生(我的一位遠程學生),他好奇問我這些到
底是多少公斤。我回頭仔細看了半天也沒搞懂——那些數字的單位含義模糊,上網查了查才知道:因為和角度有關,重量本身也不能完全代表強度。
但對我來說,重點不是“越重越好”。畢竟我是體重不到65公斤、身高173的小老頭,我非常清楚:這堆鐵家夥,早就遠遠超出保護膝蓋和羽毛球移動所需的肌力了。(職業選手當然是另一回事,他們的要求不一樣。)
我當年剛剛獲得“唯快不敗”稱號的時候,其實隻能蹬這一半多一點。畢竟絕大多數普通的羽毛球愛好者,沒功夫整這些枯燥乏味的活,有時間早就溜進球館開打了。他們不知道一個小秘密:要想在綠皮地上爽對手,功夫在場外。
我也沒天天蹬,我隻是天天練!不打球的日子裏,必上健身房。沒想到居然一片片可以全加上去,枯燥勁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