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功率和破風
這裏好像騎自行車的人不多,花班雖然參加鐵三比賽會騎自行車,但是鐵三的規則就是不能跟著其他選手太近,估計平時訓練也很少跟著人。我反倒是經常跟著人騎車,而且因為不想跟丟了,經常就是那個厚著臉皮在後麵的,哈哈。我以前一點也不知道功率這個概念,後來為了跟住人,好好研究了一下。
首先在平地騎車,你的絕對輸出功率決定了你的速度。如果每公斤功率瓦數一樣,那體重大的就占優勢。好比我體重50公斤(好比哈,為了好計算),2w/kg,那我的功率輸出就是100瓦。如果另外一個人跟我的瓦數/公斤是一樣的,但是他體重是75公斤,那他輸出就是150瓦。也就是說,他的速度幾乎會是我的1.5倍。那是什麽概念呢,就是假設我騎車20公裏/小時,他就可以達到30公裏/小時。這是在平地無風的情況下。當然實際上,他速度快,風阻就大一些,體重大,迎風的麵積也大,就是速度一樣,他的風阻也比我的大。再假設他是男生,一般男生比女生的柔韌度也稍微差一點,那騎車的姿勢可能也比我的姿勢要風阻大一些。這樣算下來,更大可能,他的速度是25公裏/小時。也就是說,他騎車1小時完成的距離,我要75分鍾才能完成。
破風,顧名思義,就是減少風阻。一般網上會說,前麵有人破風,可以節省30%到40%的體力。我自己的體會是,能節省這麽多的,那是速度最少最少也在30公裏以上。環法一般均速40以上吧,我看他們peloton在平地很多時候時速能達到60以上,那破風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騎車不到30公裏的,破風的作用更多是不超過10%,我自己的感覺哈。
我跟人騎車,一般都是比我強很多的,人家就是休閑騎,我在那裏拚死拚活的跟,所以一般是輪不到我去破風的(類似的也有雪地break the trail,一般也輪不到我)。因為這些人比我水平高,有的時候就能明顯的感覺他們看我跟住了就在一點點加力,速度越來越快,我的心率也是越來越高。我一般是盡量跟,但是畢竟zone4,zone5的也扛不住很長時間,最後跟不住就擺爛慢慢騎,哈哈。所以如果前麵的人一直加速,後麵一直能跟住,那後麵的人功率也不差的。
我雖然不參加比賽,但是跟著人混,也聽說了不少比賽趣事(還有策略什麽的)。crit比賽,就是繞圈比賽,好比30分鍾繞6圈。這個比賽因為時間短,相對是比爆發力的,跟那種tour的比賽,有點類似5公裏跑跟馬拉鬆跑(環法比賽我覺得是超馬,類似300英裏跑那種,區別就是每天大家都一起起步,而不是超馬還要看誰能熬夜)。
除了拚體力爆發力,這個比賽還比策略,什麽時候跟人,什麽時候出擊,甚至拐彎技術夠不夠好。所以愛美麗跟那個女孩的比賽,嚴格說那個女孩沒做錯什麽。當然她可以前麵破會風,不過,我看她那個身材,她真要拉起速度來,我覺得是可以把愛美麗給拉爆了(參考前麵說的每公斤功率數,這個歲數的孩子,這個數值應該差不太多,但是體重大,純輸出功率就大)。她現在這樣跟著,就可以輕鬆贏得比賽,何樂而不為呢?crit比賽都是集體出發,花班貼的兩張照片都隻有她們兩個,不知道是不是比賽人數很少,還是他倆確實技高一籌,比別人快一大截。不論是哪種情況,那個女孩應該很了解彼此的實力,就篤定了贏了愛美麗就贏了比賽,所以這樣不慌不忙地跟著。我們騎車,我也偶爾有被“放出去”的時候,但是那些人就是想超就可以超的。不僅超了,還瞬間就拉開距離了,我體會,就是想讓我有這個被絕對實力壓迫的感覺。當然人家也可能沒想那麽多,就是想保存體力,在哪個segment拿個king/Queen的。
拋磚引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破風不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