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還是海不歸,看看實際狀況

來源: 2013-10-10 03:11:2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城頭有一篇官方文章,訪問王秀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有一些說法,很有意思:

當前,雖然我國留學人員回流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獲得博士學位又有相應研究或其他工作經曆的高層次留學人才的回流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在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

科研經費分配比例不合理是阻礙高層次科研人才回國的原因之一。

一些稍微年長的朋友也有回國工作的想法,但受到一些因素的製約而無法實現,包括沒有特別好的研究成果,在國內能夠獲得的職位、待遇與預期有一定的差距等。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家庭或子女教育等原因放棄回國工作,比如小孩比較大了,回來後不適應中文教育。

住房壓力是很多人考慮的一個因素。像我國科研做得好的幾個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隻有個別大學有提供住房的條件。還有環境狀況、食品安全等因素也會使一些人才猶豫回國。尤其今年北京霧霾嚴重,我們所原想引進的一位優秀留學人員就因為空氣問題最後選擇了留在美國。

我國科研人員的待遇總體來說比較低,沒有能力吸引優秀的研究人員來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並且大部分科研經費最終的受益者變成了國外的設備研製公司和試劑 的製備公司。比如同樣一個博士後,在國內研究所或者大學工作和國外研究機構的工資相比會有四五倍的差距。所以,很多前沿的項目,國外是有經驗的博士後在 做,而我們這裏是沒有經驗的博士生在做,使我們失去了很多在國際競爭中領先的機會。

原文見: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0/09/271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