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黨和愛爾蘭共和軍
1991年2月7日,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遭愛爾蘭共和軍3枚迫擊炮彈襲擊。
1991年2月,愛爾蘭共和軍向倫敦發動了一連串的恐怖攻擊,包括自1984年
保守黨大會期間爆炸布賴頓大飯店以來,對英國政府的心髒進行的最具戲劇性的襲擊。
2月7日上午將近10時,一輛貨車停在近衛騎兵路與白廳兩街拐角處,該地距
內閣正在開會的唐寧街僅200碼。車頂打開了,朝唐寧街射擊了三發迫擊炮彈,其
中一發落在唐寧街10號的後花園裏,震碎了首相府內閣會議室的玻璃窗。那輛貨
車接著起火燃燒。約翰-梅傑在炮火攻擊下鎮定自若的神態得到了大量報道。但
眾所周知,這次襲擊發生在因提防伊拉克及其盟友發出的恐怖分子襲擊威脅,安
全戒備措施已大為加強的情況下,從而提出了政府機構容易受到攻擊的嚴重問
題。
愛爾蘭共和軍從最近針對英國本土發動攻擊的戰略出發,再接再厲采取行
動,幾天後又在倫敦主要鐵路線的幾個車站上埋設炸彈。2月18日清晨剛到交通繁
忙時刻,一枚炸彈在維多利亞車站爆炸,炸死一人,炸傷多人。一枚同樣的炸彈
又在帕丁頓車站爆炸,但無人受傷。
愛爾蘭共和軍是英國北愛爾蘭天主教派最大的準軍事組織,成員分布於愛爾蘭和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總部設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的後裔,6 世紀時接受了羅馬天主教。在12世紀中葉,英國入侵愛爾蘭。19世紀初,根據《英愛同盟條約》,愛爾蘭正式並入英國版圖,成為英國的第一塊殖民地。為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愛爾蘭天主教派於1913年建立了愛爾蘭義勇軍。從1916年起,義勇軍支持在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中占領導地位的新芬黨。1919年,愛爾蘭義勇軍改建為愛爾蘭共和軍。在1919年至1921年間,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進行了三年戰爭,並成為新芬黨的軍事機構。1921年12月,英國同愛爾蘭簽訂條約,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方6郡劃歸英國,即北愛爾蘭。1937年愛爾蘭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愛爾蘭共和軍則宣布繼續為實現南北統一而鬥爭,並開展暴力活動。1969年新芬黨分裂,愛爾蘭共和軍也分裂成“正式派”和“臨時派”。正式派主張搞合法鬥爭,臨時派主張用暴力手段實現愛爾蘭統一,並在愛爾蘭設有多處訓練基地,經常在北愛爾蘭進行爆炸、襲擊英國軍人等活動。1985年11月英國與愛爾蘭簽署協議,強調英國對北愛爾蘭擁有主權,但承認愛爾蘭政府對北愛爾蘭事務擁有正式發言權。愛爾蘭共和軍反對這一協議,並繼續進行反對英國的暴力活動。1993年12月英國首相梅傑和愛爾蘭總理雷諾茲舉行會談,宣布愛爾蘭共和軍須先放下武器,才能和新芬黨談判。1997年5月,工黨新政府上台後,布萊爾改變前保守黨政府堅持的共和軍先繳械再談判的立場,同意談判和解除武裝同時進行,促使愛爾蘭共和軍在7月宣布“永久停火”,9月新芬黨加入和談。1998年,在英國、愛爾蘭和美國等國的共同努力下,包括愛爾蘭共和軍在內的北愛各方簽署停火協議。協議包括成立權力共享的北愛地方議會、釋放準軍事組織囚犯和解除軍隊武裝等。但愛爾蘭共和軍卻多次沒有兌現諾言,和平進程也多次陷入僵局。
以上是從因特網上找來的,盡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