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天公布的外貿數據
英文的: 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trade-trump-tariffs-exports-4d65b77167ed9193244942923f0eef8d
中文的:
中國今天公布的外貿數據強烈震撼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輿論。在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4.4%(美元計算)之後,9月又大幅同比增長8.3%(美元計算)。要知道,中國9月對美國出口減少27%,連續第六個月出現兩位數降幅。而對歐盟、東南亞和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4%、15.6%和56.4%。
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息:中國有能力通過擴大自己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彌補對美出口的減少。美國現在隻占中國直接出口的不到10%,這是中國擺脫對美國市場依賴,出口徹底多元化的裏程碑式成就。它不僅是經濟上的,而且極具地緣政治震撼力。
▲10月13日,在江蘇省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貨輪在裝載出口貨物(圖源:新華社)
特朗普團隊對華施壓最大的關稅牌基本上被中國瓦解了,今年9月是一個曆史性的月份。
另外,中國9月的進口額也大大高於所有預測,增加了7.4%(美元計算),為 2024 年4 月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個月。美國《財富》雜誌引用荷蘭國際集團宋琳的話說,“這種韌性表明,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背景下,中國加強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國近來沒有購買任何美國大豆,購買美國芯片也下降了,9月中國自美進口同比下降16.1%。
中國海關公布的這些數據肯定會沉重打擊華盛頓的貿易戰氣焰。《金融時報》的報道說,強勁的數據將成為北京方麵與美國貿易談判的信心來源。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西方媒體都認為,特朗普及其副總統萬斯周日新發布的調子對中國“變軟了”。特朗普在周日新發的帖子中說“別擔心中國(的事情)”,還說“美國想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萬斯在接受采訪時說的話繞來繞去,但反複使用了“理性”這個詞,他的基本意思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這被認為是美方願意通過談判與中國達成妥協的清晰信號。
所以,華爾街在上周五經曆了慘跌之後,周日重新開始轉向樂觀。周一美股期貨全線上揚,實際開盤後,到老胡發稿時,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68%,道瓊斯指數上漲0.85%。
周一美國和西方輿論中,充滿了特朗普關稅對中國作用有限的調子。《金融時報》的報道稱,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能夠承受 100 個百分點的關稅上調,因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經大幅下降。
▲圖源:直新聞
另外,美國和西方輿論普遍深信稀土是特朗普完全邁不過去的一道坎。《金融時報》的另一篇報道稱,中國在稀土領域的進展不僅非同凡響,其影響力更是具有“跨地域”的全球屬性。中國稀土管製凸顯了其憑借在稀土開采和精煉領域的壟斷所擁有的巨大影響力。報道還稱,即使是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美國人工智能芯片,運往美國人工智能實驗室也需要獲得中國的許可。9月中國稀土出口較8月下降30.9%,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同時創下今年2月以來新低。
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回到特朗普,都拿芯片做壓製中國的工具,但芯片的力量越來越低。毫無疑問的是,芯片能夠製造的緊迫性與稀土的完全不可取代性,如果針尖對麥芒,稀土的力量要大得多。
華爾街和美國媒體全都預測,中美在本月底韓國APEC峰會上的會晤很可能還會舉行,中美達成階段性貿易協議的幾率相當高。《財富》雜誌說,“特朗普喜歡達成協議,尤其是在能夠麵對麵的情況下。”而且更多人認為,與中國達成協議,對他來說是好處不可取代的選擇。
▲10月12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登上空軍一號前與記者交談(圖源:美聯社)
盡管如此,中美最新緊張顯示了兩國關係的脆弱性。路透社引用一位野村證券分析師的話說, “我們認為這種緊張、升級和休戰的循環是中美關係的新常態。”路透社的報道還說,隨著中美競爭加劇,投資者可能不得不習慣這種不確定性。
在老胡看來,2018年貿易戰以來,中國臥薪嚐膽,以及過去十幾年長期戰略布局取得的厚實成果,在中美今年以來的角力中大放異彩。西方輿論紛紛談論中國在這輪對美貿易戰中取得的“優勢”,雖然做這種評價的心態非常複雜,但如此看待中美實力格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
時間在往前走,中國在與時俱進,一步一個腳印,沒有什麽能難倒我們。這些天來,世界的驚訝不失為我們自我認知的鏡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