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一頁還有9 月5 日的貼,努力發帖。
但不能口水貼,緊扣主題談投資,永遠的糾結,風險和回報。
最近10 年,科技股,表現靚麗,超過了製造,金融等傳統行業。在高回報的時期,危險也會悄然而至。美國科技“七姐妹”的股票價格之和,已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占全美股市很大百分比,1999年的 dot com 危機記憶猶新。但美國人是自我糾正的典範,在股市崩盤時,QQQ的下跌和SPY的逐步接近,顯示科技行業更加成熟,抗跌性大大增加。具體數字就不仔細列出了,隻講幾個關鍵數字。
最近10 年,QQQ最大跌幅在2022 年,達到35%!同期,SPY 最大跌幅在2020年,稍好一點,33%。和2000 年不可比。這是風險, 然後講收益,如果在2014年 12 月31日 各投資1萬元在 QQQ 和 SPY,到昨天,QQQ總回報率是18%,SPY是13%。不要小看這5% 的差距,考慮複利,這1萬元,現在QQQ 達到6萬多一點,SPY 達到3萬7。
問題是為了這2萬多的收益,把風險增加好多,值不值?下跌後的恢複期能不能度過?
我的看法,如果是35歲的年輕人,值!至少多數人值得。如果是65 歲以上退休的,不提倡!(我今天悟出的)
至於搞折衷,設定一個QQQ 和 SPY 的比例投資,那是人見人智的決定,我在賬戶裏還放了10% 左右的BND和AGG 呢。
總之,年輕人應該為高回報率冒一點險,退休的,保本為主,兼顧投資。
什麽叫“一點”險?抱歉,我也不能給出一個具體數字,就像大跌大買的“大”。
什麽叫保本,每年回報超過通脹就是。再好一點,回報率超過通脹率加RMD 取出的4%。這樣,每年有錢花,還不動本金,能傳給後人,吾等放心閉眼,完成曆史使命。
不是投資專家,不推薦各位投資QQQ 和 SPY,實際我主要投資 VOO 和 QQQM,加一點BND 和財政部短期(4周)債券。風險自負。風險是過去的數據,將來的風險怎麽會知道?但是,看一個人的今天,對他的昨天就不會感到驚訝。看了他的今天,他的明天就能預測了。但要考慮他中大獎的機會,遇見貴人,碰到小人,都有可能。這就是買股票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