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Alpha和Beta?
我們經常聽人說“戰勝市場”,但怎麽衡量你到底是靠市場賺錢,還是靠自己的能力賺錢?這就離不開兩個投資裏非常核心的概念:Alpha 和 Beta。
什麽是Beta?
Beta 就是你投資和“大盤一起漲跌”的程度。可以理解為你坐在市場的“順風車”上,它走你也走,它跌你也跌。
比如你買了QQQ(納指100指數基金),大盤漲10%,你也漲10%,這就是純Beta收益,你隻是跟著市場一起上去了。
不同股票的Beta值是不一樣的:
大盤股,比如蘋果、微軟,Beta接近1:穩,跟著市場漲跌,不大幅偏離。
高成長股,比如特斯拉、英偉達,Beta可能是1.5甚至更高:漲的時候比大盤猛,跌的時候也狠。
防禦股,比如可口可樂、Verizon,Beta小於1:波動小,市場漲它可能漲得少,市場跌它跌得也少。
所以Beta反映的是:你投資的“波動性”和市場的關係。
什麽是Alpha?
Alpha 是你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也就是說,這部分是你靠眼光、靠判斷、靠研究賺到的額外收益。
舉個例子:
如果你買了一隻科技股,它漲了15%,而大盤漲了10%。
那多出來的5%,就是你的Alpha——這部分不是市場帶給你的,是你自己賺出來的。
Alpha 就像是你在市場之外“加班加點”的成果。你多研究了行業趨勢、多看了一眼財報、提前發現了某個低估機會,這些主動做出的努力,讓你賺到了別人賺不到的錢。
一個簡單的比喻:
Beta = 市場的大船,你上了船,隨波逐流
Alpha = 你手裏的帆和舵,你能不能比別人先起航、跑得更快
所以聰明的投資者在做什麽?
普通投資者靠Beta:比如定投指數基金,市場漲你就漲,省心不折騰。
進階投資者追求Alpha:分析、判斷、主動配置,希望多賺一塊“屬於自己的超額收益”。
用指數基金守住基本盤,同時靠自己選股、擇時多賺一點,其實是很多成熟投資者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