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強大不是靠關稅,而是靠美元霸權和自由貿易

來源: 2025-04-16 17:52:1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很多人鼓吹川普的“加關稅、保製造”的政策,認為這是保護美國工人、重振工業的必要之舉。但他們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美國本身就是自由貿易的最大受益者,真正支撐美國全球霸權的,是美元體係、資本開放和科技寡頭,而不是關稅壁壘。

一、美元是全球資本的吸鐵石,美國靠開放市場收割世界利潤

為什麽各國央行、主權基金都在買美債?為什麽各國富人拚命投資美股?為什麽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微軟這些公司市值全球第一?

答案不是“美國製造強”,而是因為美國創造了一個高度自由、安全、流動性最強的資本市場。全球資本繞了一圈,最終都會流回美國:

中國產能負責製造,利潤鏈頂端是蘋果和特斯拉

印度搞軟件,客戶卻是亞馬遜、微軟、穀歌

世界人民儲蓄,美股收割;世界央行印錢,美債吸金

這是美國設計的全球美元係統的核心邏輯,而不是靠什麽服裝廠、玩具廠的“偉大回歸”。

二、加關稅是在自毀根基,破壞信任,削弱美元吸引力

川普的關稅做法,是把自己搭建的全球資本高速路拆了幾塊板:

企業最怕政策不確定性,而川普“朝令夕改”、全靠嘴炮,對中國、對歐盟、對墨西哥輪番加稅,搞得全球供應鏈人人自危。

美元的信用來自製度和開放性,而不是靠咆哮和製裁。關稅戰最終打的是美國自己信用——搞得盟友都想去美元化。

股市是美國實力的象征,而關稅戰恰恰是對蘋果、英偉達、亞馬遜這些依賴全球市場的巨頭的精準打擊。60%以上的MAG7收入來自海外,而不是俄亥俄州工廠。

三、製造業不能靠關稅回歸,科技與資本才是美國優勢

製造業是重要的,但不能回到20世紀的老路:

美國的比較優勢在AI、芯片、軟件、設計,不在螺絲釘

如果非要搞“工業回流”,不如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製造,而不是靠工會管製、二十美元時薪的老式工廠

真正的再工業化,也要靠全球協作,而不是築牆自閉

四、別用農耕思維打核戰爭

川普搞關稅,就像一個冷戰時代的將軍,用刺刀和土槍對抗量子導彈。他根本不了解美國今天靠什麽贏——不是靠重返底特律,而是靠矽穀、華爾街和美元信用。

關稅不是護盾,而是自損八百。真正應該做的,是維持美元體係的全球主導地位、吸引全球資本、支持企業全球化,而不是“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