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習訪問東南亞後,繞過美國關稅的方法和美國的對應手段
就以洗衣機為例子,其它產品類似。
原來中國洗衣機500元,川普加稅後是1000元,中國決定不出口美國,而是整機賣到越南,貼上越南牌出口,繞過美國的關稅,隻按照越南40%的關稅計算,賣700元一台。
這是第一回合。
美國發現立刻禁止,按生產產地來決定稅率,而不是貼牌和組裝產地。
進入第二回合。
中方拆開洗衣機,或者說,不組裝洗衣機,而是作為零件給東南亞,賣洗衣機滾筒給越南,賣洗衣機殼子給馬來西亞,配合他們自己的零件,做成本地洗衣機出口美國。
假設這些國家的稅是40%,這樣,習500元的洗衣機,拆開了賣到美國實際還是700元。完美避開1000元的價格。
美國發現了能說什麽?這確實是東南亞本地的洗衣機,用點中國零件,比例不大,你能說啥?
美國當然隻能按照零件數量比例加稅。如果10%的中國零件,那對於原來40%的稅,還要加上中國零件的稅,100%稅,
那就再加100%X10%=10%,現在稅是50%,洗衣機賣750元。
如果中國給點其它方麵的補償,還能接受。
中國的洗衣機,還能拆開了配合東南亞的生產賣掉。
這是第二回合結束,進入第三回合。
老川預見這種情況,預先加到245%,那就變成再加245%X10%+40%=64%的稅了,洗衣機變成820元,東南亞就不太會願意用你的零件了。
自己生產便宜得多。
這回拆開了,也賣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