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讀了一下藍天老兄的小白期權帖,總結得真好,淺顯易懂,哈哈,簡化一下
期權關鍵詞簡化版
Buy(買) → 花錢,主動。到 strike 價格 時,買的人 做決定。
Sell(賣) → 收錢,被動。到 strike 價格 時,賣的人 等買家決定。
Put(跌) → 下注下跌,或者用來保險。
Call(漲) → 下注上漲,或者用來鎖定利潤。
簡單理解四種基本交易
1, Buy Put(買保險) → 認為股價會跌,或者想保護持有的股票不跌太多。
2, Sell Put(賣保險) → 認為股價不會跌,賺取保險費,同時願意在更低價格買入股票。
3,Buy Call(買漲) → 認為股價會上漲,用較小成本博取大收益。
4,Sell Call(鎖利) → 認為股價不會漲太多,賺取保險費,同時願意在更高價格賣出股票。
Hedge(對衝)的核心邏輯
對衝(Hedge)= 短期怕跌 + 長期看好
估計短期股價會跌,但長期看漲,不想賣股票。
解決方案:Put Spread = 買 Put(買保險)+ 賣 Put(降低成本)。
Put Spread(認沽價差) = 保險 + 控製成本
Buy Put(買保險) → 保護股價下跌的風險。
Sell Put(賣保險) → 以更低的價格賣保險,降低成本,願意在更低價買入股票。
適用場景:
你擔心短期股價下跌,但不想賣掉長期持有的股票。
你願意在更低的價格(但不是無限低)接盤股票。
示例:
你持有 TSLA,當前 $290,怕短期跌到 $240,但長期仍看好。
你買入 $260 Put(買保險),同時賣出 $240 Put(降低成本)。
如果 TSLA 跌破 $260,你的保險生效,但最壞情況你必須以 $240 買入更多 TSLA。
如果 TSLA 不跌,你虧掉的隻是 Put Spread 的成本(相當於買了保險但沒出險)。
為什麽這個方法適合長期投資者?
1. 不會被情緒影響賣掉好股票(短期波動不會影響長期持倉)。
2. 用 Put Spread 而不是單獨買 Put,可以降低對衝成本。
3. 如果股價真的跌了,你可以更低價買回股票,增強長期持倉。
總結
Buy Put(買保險):擔心股票下跌。
Sell Put(賣保險):願意更低價格買股票,同時賺取保險費。
Put Spread(保險+控製成本):怕跌但長期看好,想減少對衝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