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越辯越明:為啥像居士那樣通過自住房重貸投資股市,和是不是跟居士一樣高收入高資產沒有關係
一談到通過自住房重貸投資股市,論壇上很多人都極力反對,認為這種方法是居士那樣的高收入人士獨有的,普通工薪階層不應該搞。
難道普通工薪階層當初自住房貸款不是貸80%?現在自住房重貸,就是把已經還了一些的貸款重新貸回80%而已。但現在比當初開始買自住房時應該有了更多資產積累,工作收入也提高了,怎麽說現在自住房重貸本身的風險也不會比當初剛買房時更大!
至於到底要不要通過自住房重貸投資股市,可以有這些原因:
1. 預計以後自己的收入是否依舊穩定,是否有能力繼續付房貸
2. 是不是快退休了,心態上還想不想再背負新的貸款了
3. 對未來的股市回報率的預期,覺得能不能跑贏自住房重貸利率
4. 覺得股市風險太大,那可不可以自住房重貸再去搞個投資房呢
還可以有很多其他考慮因素,但和是否是居士那樣的高收入沒有關係!
最後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跟收入和已有財富有關係,那也不是跟收入的絕對高低有關係。都是相對比例的問題,中部收入低一些,但房價也低啊,自住房重貸的錢也少。居士收入高,在矽穀房價也高啊,自住房重貸數額也高啊。
至於自己沒有居士那麽多資產,就是因為資產不多,才需要想辦法,在控製風險的前提下,多承受一些風險,更快的積累資產。居士不是因為資產千萬才搞自住房重貸的,而是自住房重貸幫助他更快的資產過千萬。
總之,可以是自己心態的問題,對未來股市回報預期的問題,不選擇自住房重貸,但不要把原因簡單的推卸成自己收入沒有居士那麽高。
BTW,Yale大學經濟學教授提出過類似的觀點,LifeCycle Investing,這個觀點簡單總結是把自己未來的收入都先借到現在來投資。跟自己未來借錢最安全的做法應該就是自住房重貸了,沒有margin call,不會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