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來湊個熱鬧,說說我自己的投資經曆

來源: 2024-06-13 10:03:05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的投資起點應該是很低的,而且彎路也是走了很久。

99年在灣區買了第一個自住房,50萬的房子,傾其所有,才湊了5萬downpay。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怎麽投資,買股票也是有賺有賠,直到08年大概有十幾萬的現金。

08年金融危機,加州房價大跌,有些地方甚至跌了一半以上。09年開始買投資房,從自住房借了20萬home equity,加上手裏的現金總共40萬出頭,一口氣買了三個condo,當時的想法是需要一些cash flow,萬一丟了工作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買了三個condo之後,子彈都打完了,等10年攢了幾萬塊錢,這點錢沒法在灣區買投資房了,就跑到三塊饅頭買了個25萬的single house,首付25%。現在看來這個投資不錯,既有appreciation,又有cash flow。

這些年職業生涯中發生了兩件事對投資影響比較大,一是10年我跳去了現在說的灣區大廠,二是16年老婆職業生涯起飛,收入倍增。去大廠的好處就是收入多了,job security也高了,但時間少了,也就是沒時間折騰房產投資了。從那時起,總共隻買了一個投資房,但換過三次自住房,其中賣掉兩個,主要的投資都是在股市上了。

從10年開始的股票投資,也是在不斷的摸索之中,比較成功的投資有AMD,AAPL,BRKB,AMZN,和NVDA。NVDA沒拿住,賺了一些就賣了,AMZN拿的時間比較久,不過後來也都換成了MSFT。比較失敗的投資就是TSLA,進了兩次都是割肉離場,而且如果第一次不割肉,後來就賺大了!沒辦法,沒有那個發財的命!

當時雖然股市中也賺了點錢,但對於將來還是挺焦慮的,因為股市總是跌宕起伏,個股跌起來就是個無底洞!直到有一天看到投檀大神的一句話,投SPY,然後退休後每年取4%,直到永遠!這句話實在是醍醐灌頂,立馬對未來的焦慮全無!在這裏真是要感謝投檀,隻可惜把那位大神的名字忘了。從那以後,不斷增持SPY,後來又根據投檀大師們的建議,加了QQQ。現在還有投些熱點股票,比如NVDA之類,近10年總體來說投資回報略高於SPY。最近和Fidelity的投資顧問聊,覺得他有個建議很好,對於退休人士,需要一年花銷的cash reserve,三到五年花銷放在bond裏,剩下的可以放在股市裏。這樣的話可以抵禦經濟down term。

下麵是我這些年的投資賬戶+401K+IRA賬戶的市值

13年底    $864K

14年底    $1,128K

15年底    $1,903K

16年底    $1,510K

17年底    $2,314K

18年底    $2,802K

19年底    $3,923K

20年底    $5,827K

21年底    $8,575K

22年底    $6,734K

23年底    $10,726K

最近幾年的投資增長一個很大原因是收入增加,2018年第一次家庭W2income超過1mil,20年開始W2income達到2mil上下。

前兩天看了一眼,投資+退休賬戶裏總資產達到$12.7mil,房地產包括自住房淨值為$7.75mil,加起來超過了20mil。

總體來說,房地產投資相對穩健,有現金流,但麵對租戶卻可能會是件頭疼的事。另一方麵,現在美國貧富差距加大,政客為了轉移矛盾,富人就可能成為目標。股票投資相對隱密,而擁有大量房產的特別顯眼,可能會有特殊風險。總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