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壇觀察
在投壇玩了十多年了,從a-mao,到morning3evening4,到一天釣魚,兩天上網,再到退休的貓,現在成了打工崽的退休夢(哎,又被鄰居酒友在外州的表姐表姐夫認出來了,說薺菜加crappie,wxc就一家,讓鄰居酒友來確認)。。。經曆了地主和股票投資者和睦相處的階段,也看到了地主為主股市投資者寥寥無幾的投壇。。。一個有趣現象就是:股市高歌猛進的年份,投壇的股市投資者大量湧現;一旦股市走低,股市投資者就安靜下來。。。
我一直是股市投資的樂觀者。雖然也經曆過自己管理的portfolio從2007年高點的17萬出頭到2009 年三月的9萬不到(算上中間的定投,損失其實有60%)。當年吹著口哨走夜路,在投壇繼續鼓吹投資股市,勇氣的後麵,其實是對股市的了解。。。
1。投資時間的長短決定了風險的承受力。投資時間的長段,對工薪階層,很大程度上是年齡決定的。越年輕越有本錢投資風險大的成長股。08-09年損失60%,心理上還是承受得了。每月看一次賬戶,都給領導匯報損失了多少,兩人商量著如何把可能擠出來的錢投入越走越低的股市。雖然顧及老大的大學學費,但想著還有15-20年退休,現在不買更待何時。。。
2。風險承受力差的年齡,diversification越來越重要。年輕的時候,曾經100%的進入股市;隨著年歲越來越接近退休,慢慢退出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從16年開始每年以一定百分比退出來(回頭看,有些過早,但當時老板經費兩次renew都沒拿到),既讓領導安心,也給自己留了一條老板拿不到經費我就退休去Walmart打工也夠付兒子大學學費的後路。等兒子畢業了,這不正好迎來了22年的大跌,趕緊往股市加碼,但不敢太激進,而是有選擇地加碼分紅好的ETF,從50%的portfolio到80%的portfolio進股市。目前停留在75%上下。
我一直是股市樂觀者,也一直盼望股市跌。股市上期向上和不賭一把的心態,讓我年輕時敢投,年歲大了的時候留有足夠的後手在股市下跌的時候還敢投入。我知道我得不到最高回報,但每晚睡得很香。
本來今天要帶兒子去湖邊釣魚的。昨天傍晚的大雨導致湖水上漲打消了念頭。湖邊漁友傳來消息:魚很多,就是個頭不大,要不要給我留著。。。我說:明天在芝加哥我要消耗一半冰櫃裏的儲備麽。你都給我帶回來,我下月有芝加哥和加州的朋友來住幾天,需要大量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