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過的那個理財管理費也是1.5%,說是有什麽privilege所以費高點,結果試了他們的身手,不過而而。
要真有本事,2%也不是不可。你不能拿2020年2021年那種即便傻瓜也買啥股啥漲的年代去看業績,你得看2022年他們管理得怎樣。
另外,我從沒說過國稅局賦與他們外匯資金的權利,你是不是哪裏看岔了。
要真有本事,2%也不是不可。你不能拿2020年2021年那種即便傻瓜也買啥股啥漲的年代去看業績,你得看2022年他們管理得怎樣。
另外,我從沒說過國稅局賦與他們外匯資金的權利,你是不是哪裏看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