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佬們討點投資建議

來源: 2022-12-21 17:15:4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一直潛水,大佬太多,望而生畏,今天鼓起勇氣浮出水麵,想向大佬們討點投資建議。

 

我和男友都是多倫多IT從業人士,感情和收入都很穩定,一共有三個房子,一個CONDO鏤花。

 

房1:我名下的CONDO,總價約莫60萬,剩餘貸款21萬,固定利率1.65%(兩年後到期),出租;

 

房2: 男友名下的CONDO,總價約莫60萬,剩餘貸款29萬,固定利率2.79%(即將到期),出租;

 

房3:  我們倆共同擁有的FREEHOLD TOWNHOUSE (應該是美國同胞們說的SINGLE FAMILY HOME,沒有管理費或HOA的,但是是聯排,不是獨幢),總價102萬,剩餘貸款81萬,浮動利率6%以上(可能還會跟著加息的腳步繼續增加),自住。

 

鏤花:2026交接,需要45萬資金CLOSE。

 

我們的目標:向大佬們一樣,有朝一日靠投資房產實現財務自由,所以在籌劃怎麽資金和稅務利益最大化。但是自從搬到房3,每個月不說捉襟見肘,但是存錢的能力絕對大大降低。

 

所以,做了一些關於租金和稅務方麵的谘詢和調查後,我們決定委屈兩年,把房3出租,搬去房1蝸居兩年,因為:

 

    1.   每月房屋開銷少了近3000加幣(水電暖等都包括在內 房3開銷/月:5500+; 房1開銷/月:1600);
 

    2.    房3月供最高,還是浮動,如果出租,利息可抵稅,抵不掉的部分可以報rental loss,抵扣T4(W2)收入稅,但即便如此,頭兩年每年依然要倒貼15000左右,但是綜合下來,兩年一共省了60K+;


    3.    房1隻剩21萬貸款,還是超級低息,月供非常少,作為自住最劃算;

 

    4.    因為房2和3都出租,男友名下貸款額度全部回來了,可以REFINANCE房2、房3,等待時機2023或2024再買個single family home;

 

    5.    房1地處市區,生活工作社交更加便利;

 

    6.    合理地讓房1現租客搬出(他的租金比現在的市場價少了1000,可即便這樣,該房每年還是有近1萬的RENTAL GAIN,逼迫我買RRSP(美國的401K)衝抵,我們自己搬過去,就沒有超額rental gain的問題了);
 

    7.    我們存錢很快(因為比較樸素),如果搬家,每年可以額外往房3上多還款80000;
 

缺陷:

 

1. 房1太小,1室1廳,但是男友辦公室離房1步行十分鍾,他可以去辦公室上班。而且我們才三十四五,現在忍忍,將來就可以活得更舒坦,打算假裝自己在曼哈頓擠了兩年。

 

2. 被迫downsize,心理上多少有些委屈。

 

3. 萬一明後年有娃,擔心不夠住(父母的家離我們開車40分鍾車程)。

 

 

最後,我們打算,兩年後搬回房3,到時,撐得住,手裏5個房子(加上即將CLOSING的鏤花);

撐不住,就賣掉房1,把資金放在房3上,自住房貸款大大降低,大額貸款全部轉移到了利息可抵稅的投資房上。

 

對了,加拿大自住房沒有增值稅 (除非LOT和足球場一樣大)。

 

我們的T4(W2)總收入稅前18萬 (讓美國同行見笑了)。

 

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各類軟件計算出來的,誤差不大。

 

這是我們目前能想到的最合適的規劃,不知大佬們覺得我們這樣的規劃如何?有沒有更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