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智搜這樣說:凸顯司法程序中的紀律漏洞與現實困境。爭議點詳情見內

來源: 2025-07-09 15:35:3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 人設合理性

觀眾質疑謝鴻飛貪生怕死、圓滑世故的性格(如受賄藏金條、推卸責任)與自殺行為的矛盾。多數認為他更可能認罪求減刑,而非極端赴死。

  • 情節必要性

-支持觀點:跳崖是保護家人的最後手段,避免牽連母親;同時映射現實中腐敗分子畏罪自殺的案例。

-反對觀點:強行製造悲劇衝突,削弱司法正義的呈現。江旭東僅判十年,謝鴻飛無需以死逃避。

  • 洪亮責任爭議

-洪亮作為資深檢察官,明知第一集的教訓仍同意單獨談話,被批“降智操作”。觀眾認為此舉不符合其前期嚴謹人設,僅為推動劇情犧牲邏輯。

-跳崖成為壓垮洪亮職業的最後一根稻草,迫使他在“法理與親情”間徹底抉擇(後續舉報嶽父)。角色借此完成從妥協者到堅定者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