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的王地保 和 【人生】的梁鄉

來源: 2025-05-15 18:29:0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https://weibo.com/1759222255/5166705672192551

我看天行健的時候,覺得它其他地方哪兒都很好,唯一的問題是男三王地保的戲份太多了,每次一到他的戲份就覺得格外冗長,需要快進。

但也不能說演員演得差,如果不考慮整個劇全局性,單獨說他的演技,是ok的。
這就讓我感覺很矛盾:我不否認他演得還行,那麽我厭煩他戲份太多,是否隻是因為他人設守舊不討喜,讓我“遷怒”了呢?

這兩天看人生若如初見,我好像找到了原因,不是因為人設守舊派,這個視角天然錯誤,我討厭,而是因為:

1.創作者對他的塑造,是以正麵賦魅的態度進行的。

這個時代背景的劇,可以花大量篇幅塑造一個守舊派,但是一定必須是以批判性的視角去塑造——
什麽叫【大量篇幅,但批判視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回家的誘惑】裏洪世賢。

作為觀眾,你很清楚地能夠感受到,創作者塑造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否定他。
創作者絕對沒有要給他賦魅,沒有想讓觀眾蘇他,愛上他的意圖。

退一步說,如果為了更立體,更有血肉地去還原有局限性但也有正向價值的守舊派,也應該批判和肯定並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覺醒年代】裏的辜鴻銘:他的陳舊,在他那些老貴族的封/建/做派,在他的階/級觀念,和他愛中華,對抗西方的氣節,都是真實的。

但是天行健裏,編劇花費大量篇幅,是在以傳統上塑造【正麵主角】的方式塑造他:

1.反複刻畫他:能力上文武雙全,會偵/查又會反.偵.察;性格正直正派,包括不私下收受利益,不向上位者的權力讓步低頭,對漂亮女性的刻意接近純情、注意邊界。

2.反複刻畫他,近乎於老天庇佑的命不該絕。
雖然【難殺】所有活到結局的反派的共同點,但是別的反派,能活下去,多數依靠的是:正派一時心軟手下留情、正派拖後腿的夥伴的疏忽、反派背後強大的力量,給自己留了後手的算計等等。
但是劇裏王地保,每次瀕死都是純開掛式複活,每次都有在大眾聯想中代表“天意”和“正麵”意象的武功高深的僧人救下他,然後沒幾天就活蹦亂跳,恢複快得超過人類正常生理機能。

既給角色人格魅力,又給角色莫大機緣。

如果他後期和主角一樣是要走“自我改造、信念轉變”的人設趨勢,那這些還情有可原。
但,他是封/建/守/舊到死的啊。

這讓我作為觀眾,產生一種不適感——好像他,一個想要在腐/朽的清/廷往上爬的辮子遺/少,才是正義的英雄。
所以會對他過量的戲份非常排斥。

但是現在人生若如初見沒有這個問題,雖然人生的第一主角視角,是看似守舊,但劇情的著力運筆,都在描寫他怎麽被新世界衝擊,怎麽矛盾糾結,怎麽不知不覺地改變。
他的價值觀選擇和自然客觀規律是大框架上匹配的:那就是批判清/廷,認同王朝終結的必然。

而其他的守舊的角色,更加從一開始就鋪墊了他們要麽是心術不正,要麽雖有愛國之心,卻有心無力的失敗必然。

是寫存在彎路,且彎路也有一定意義,而不是讚美彎路才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