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才明白“心局”劇的真實目的。
我們海華都不太注意國內政策的變化,最近的應該是:鼓勵民辦養老機構積極參與到各種養老方式中。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國人口增長的重要時期,這批人都逐漸進入老齡,孩子都是一、兩個,悲劇的是很多還不在身邊,政府照顧老齡人口的壓力很大,這就是為什麽鼓勵兩胎和三胎的原因。以前的“小舍得、小別離”都是我為了倡導為孩子教育減壓,讓年輕父母們拚二胎而編的,“心居”則是為養老而編。所以,劇中討厭的顧老太是寡婦,厚道的顧爸中年喪妻,不甘心的施媽媽需要換腎,依然少女心的張婆沒孩子卻老年癡呆了,另一個小區一大堆老人天天等著吃曉琴的盒飯。劇中還不忘記讓青魚有個掛掉的弟弟,稍帶手讓大家知道多兩個孩子的好處。養老公益片沒人看,編個劇肯定有人關注,所以,這劇的主角是那些老年人,曉琴、青魚都不重要,但是曉琴和展翔要做的事情才是重點。所以,我們就看個熱鬧,不用太挑剔劇情和人物的合理性,人家就是一個配合政策宣傳片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