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重啟吳邪的割喉疤 (無劇透) - 本周重啟第一季32集將要結束

來源: 2020-08-10 09:22:0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重啟還沒有播出以前,吳邪的劇照先麵世, 脖子上的疤痕清晰可見,不少等待的觀眾因為這個逼真的疤痕對劇集充滿了期待:細節決定成敗,這個細節眼見得很用心。

後來劇組人員透露這個疤是演員自己提出要加的,為此他需要早起花2、30分鍾做這個疤。 再後來導演說演員是細節控,每天都要花這麽長時間,給自己脖子上加一條那個疤,即使穿高領衣服看不見的日子也堅持這個環節。 劇組人員覺得不必要,而朱一龍回複導演的是他做完這個疤,他就進入角色了。

聽了這段導演的講述, 我不由自主地想: 當時他拍重啟那麽緊張,都沒多少睡覺休息的時間,為什麽要每天花近半個小時做這條疤啊? 尤其是觀眾看不見的時候,真有這個必要嗎? 不應該多點時間休息,養精蓄銳嗎?

再慢慢品味演員的答複,做完這個疤,就進入角色了,我好像有點明白了。吳邪的割喉疤是非常個人印記的東西, 它是吳邪區別於他人的標誌,也是重啟吳邪區別於本傳和沙海吳邪的獨特印記。 帶著這個陳年割喉疤的吳邪不可能傻傻的天真, 也不會像沙海時期那樣徹底的絕決狠厲。 而每天化妝師給他做這個疤痕的時候,就是不斷加深自己重啟吳邪信念的過程。

誠然,作為演繹經驗豐富、基本功紮實的演員,朱一龍不是非要借助做這個割喉疤才能進入角色。 在理解原作、吃透角色、運用多種常規方式還原紙片人的努力外, 他自己提出每天額外付出近半個小時做疤,力求在形神上都更貼近角色,這裏我們可以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他對角色的真誠和對觀眾的尊重。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建立信念(做割喉疤等種種準備)的過程就是磨刀的過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吳邪的戲份總是很順利了。 這些天看到有重啟工作人員說,最喜歡拍全是朱一龍的戲了,因為他常常能一條過,收工快。一條過的一個重要原因絕對是開拍之前刀磨得快。

--------以上來自好友昨天的長文感想, 寫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