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104) 回望埃及:兩次行程,跨越十三年的記憶(三)開羅 (2) 埃及博物館的精品

來源: 2025-04-18 19:06:2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位於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的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古埃及文物寶庫,自1902年開放以來,已成為無數人追尋法老文明的起點。整座建築呈新古典主義風格,外牆為溫暖的粉紅色,低調卻不失莊重,仿佛在默默守護著沉睡千年的文明。

館內收藏超過12萬件展品,跨越從史前、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直到托勒密和羅馬統治時期。其中最耀眼的是圖坦卡蒙王陵出土的陪葬品——黃金麵具、珠寶、戰車、日常用具等,這位少年法老的短暫一生因這批奇珍異寶而永載史冊。展精美的彩繪木乃伊棺、象形文字石碑與古埃及神祇雕塑,訴說著一個個王朝的榮光與衰落。

2009年初訪時,因館內禁止拍照,腦海中隻殘存著一些雕像與木乃伊的模糊印象,仿佛從古墓中拾來的碎片。13年後的重訪,手機拍照已被允許,我們終於得以在鏡頭中留下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間,將記憶一一捕捉、封存。雖然皇家木乃伊以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目前多已遷至新落成的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但這座老館依舊散發著無可取代的魅力——它承載的不隻是埃及的記憶,更是人類對時間、死亡與永恒的思考。

奧古斯特·馬裏埃特帕夏(Auguste Mariette Pasha)的雕像,埃及首位正式古物總監,現代埃及博物館之父。

最具代表性、絕對不應錯過的 20 件精品

1.法老圖坦卡蒙麵具 埃及博物館鎮館之寶,象征法老神聖身份,細節驚人,也被譽為“法老的永恒微笑”。這件麵具不僅是圖坦卡蒙陵墓的象征,更成為全世界對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印象。 (該部分展覽不準拍照,網上照片)。

2. 那爾邁調色板(Narmer Palette) 是埃及早王朝時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被譽為“古埃及曆史的開篇”,是了解古埃及王權起源和象形文字演變的關鍵實物。

3. 卡佩爾雕像(The Ka-aper Statue) 是古埃及第五王朝時期的木雕傑作,出土於薩卡拉。雕像刻畫了一位神職書記官,神情自然、眼神有神,嵌有水晶的雙眼極具真實感。因形象親切,被昵稱為“村長”。

4.左塞爾雕像(Statue of Djoser) 是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爾的坐像,也是埃及曆史上最早的等身石雕法老像之一。這是第一件在法老雕像上明確刻有名字與頭銜的作品,雕像的神龕正麵刻有象形文字,強調“左塞爾,南北統一之主”的身份。

5. 門卡拉三合會雕像(Triad Statue of Menkaure, Hathor, and Nome Goddess)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最傑出的石雕之一,這組雕像刻畫了法老門卡拉站立於中央,左為愛與美之神哈索爾(Hathor),右為代表埃及一個地區(諾姆,Nome)的地方女神,構成“王權—神明—地域”三位一體的神聖同盟。

6. 哈夫拉雕像(Statue of Khafre)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Khafre,也譯作卡夫拉)的經典肖像之一,約公元前2500年雕刻。哈夫拉不僅是建造第二座金字塔的法老,更可能是獅身人麵像的建造者。

7. 胡夫雕像(Statue of Khufu) 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古埃及文物,因為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留存至今的胡夫法老雕像,象牙材質,高度僅7.5厘米!放在玻璃展櫃中,極易被忽略。

8. 拉荷特普王子與妻子諾芙瑞特雕像(Statues of Prince Rahotep and Nofret)是古埃及舊王國時期(第四王朝)最具代表性的寫實肖像雕像之一,約公元前2600年製作,以其驚人真實感與完好保存震驚世界。據傳,當年考古學家在昏暗墓室中打開石棺,一盞燈照亮兩尊眼神銳利、仿佛活著的雕像,令所有人驚呼退後——這正是它被稱為“會看人的雕像”的由來。

9. 阿蒙霍特普三世與王後提耶的巨大雕像(Colossal Statue of Amenhotep III and Queen Tiye)
是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時期極具代表性的合雕作品之一,象征王權與皇後地位的高度統一。提耶是古埃及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王後之一,在外交、宗教改革與王室繼承中扮演核心角色。而這座雕像則以並列的尊嚴姿態,打破傳統男尊女卑的王室雕塑模式。

10. 尤亞和圖亞的葬禮麵具(Funeral masks of Yuya and Thuya) 源自帝王穀最早發現且保存最完好的非王室墓葬,他們是王後提耶(Queen Tiye)的父母,即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嶽父嶽母,是圖坦卡蒙的外曾祖父母,是非王室身份卻享有王族級葬禮待遇的罕見例子。

11. 文士坐像(Seated Scribe) 是古埃及舊王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寫實雕像之一,約公元前2600至2350年間(第五王朝),出土於薩卡拉。

12. 帶卡諾皮罐的金箱(Canopic Chest of Tutankhamun) 是圖坦卡蒙陵墓中最耀眼的陪葬品之一,專為安置他的內髒卡諾皮罐(Canopic Jars)而打造。這座金箱工藝精湛、象征豐富,是古埃及新王國宗教與審美的集大成之作。

13. 哈特謝普蘇特的頭像(Head of Hatshepsut) 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時期的一件雕刻傑作,哈特謝普蘇特是埃及曆史上首位以“法老”名義獨立執政的女性,她通過塑造大量男性化雕像鞏固統治地位。這尊頭像便是其中代表,展示了她如何在傳統中巧妙融合女性身份與王權象征。

14. 矮人塞內布與家人雕像(Statue of Seneb and His Family)
是古埃及舊王國時期最感人也最獨特的一尊家庭雕像,約公元前2500年(第五王朝)。它以非凡的寫實主義與構圖智慧,展現了一個矮人貴族的尊嚴、家庭溫情與古埃及社會的包容。

15. 梅杜姆鵝(Meidum Geese)是古埃及繪畫藝術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古埃及的蒙娜麗莎”。它出土於梅杜姆(Meidum)的一座王子墓中,代表了古埃及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與熱愛。

16.門圖霍特普二世雕像(Statue of Mentuhotep II) 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王者雕像之一,展現了法老在宗教與王權上的雙重神格。門圖霍特普二世是中王國的奠基者,成功統一上下埃及,恢複中央集權。

17. 阿肯那頓雕像(Statue of Akhenaten) 是古埃及藝術史上最具爭議也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這些雕像大膽打破傳統,展現了法老的真實麵貌或象征性形象,標誌著“阿瑪爾那藝術”風格的興起,也反映出這位宗教改革者獨特的世界觀。

18. 霍爾王卡雕像(Statue of Hor – the Ka Statue) 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一尊極具宗教與藝術意義的木雕像,它獨特地融合了“卡(Ka)”這一靈魂概念,成為連接現實與來世的重要象征。

19. 阿蒙霍特普四世(即埃赫那吞,Akhenaten)巨型雕像 是古埃及雕塑藝術中的驚世之作,不僅因其尺寸宏大,更因其完全顛覆了傳統王者形象的造型語言,被認為是古埃及曆史上最激進的藝術革新代表。

20. 拉美西斯二世與荷魯斯神 (Statue of Ramses II and Horus) 拉美西斯二世被雕刻為年輕王子的形象,在拉美西斯右側,站立著鷹首人身的荷魯斯神,頭戴雙羽冠,左手環繞拉美西斯的背部,象征著庇佑與認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