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薩達到死海----記2023年9月的以色列之旅
2023年9月23日一大早,我們離開聖城耶路撒冷驅車前往兩小時之外的馬薩達。吃過早餐後,我們把行李拖下來,在酒店的大堂前把水瓶裏灌滿飲用水,然後登上已經等在院子裏的中巴。這天我們的司機換了一個人,昨天開車的司機家裏有事不能前來。院子小,中巴反反複複很多次,才從酒店院子裏出來。
難道是耶路撒冷在留我們嗎?“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我們這兩天一直在看各個重要的景點,並沒有好好地看看這座城,現在就要和耶路撒冷說再見了。但如果說耶路撒冷的美麗不單單指其自然景觀,而是指它六千年厚重的曆史,那我們就不虛此行,因為每天的旅行都讓我們心中感到震撼。
中巴在向城外開去,我們坐在車裏看著車窗外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房屋大多是石頭砌成的,在蔚藍的天空下,建築呈現出潔淨的灰白色, 一棟棟灰白色的房屋中間點綴著樹的綠色;幾層樓高的的公寓樓有著紅色的屋頂;位於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其金頂熠熠生輝。
麵積約126平方公裏的耶路撒冷位於猶大山地的南部,當耶路撒冷遠去後,中巴就進入被稱為猶大曠野的地區,這裏連綿的深色的山丘揭示著荒涼,偶爾出現的在山丘底部的木板房表明這裏還是有人類活動。窗外的山丘漸漸變成了淡黃色,山丘前的平地上偶爾可以看到低矮的綠色的植物。
然後我們抵達海平麵的標注點,如果說我們以往的活動都是在海平麵以上的話,那麽當過了這個標注點後,我們就是在海平麵以下的地麵上旅行了。在這個海平麵的分界處,遊客都會停下來照相留個紀念。
有人牽著一匹駱駝等在那裏,如果遊客付錢就可以坐上駱駝被牽著走一圈。不過那個圈也太小了,直徑也就不會超過十米。我看著那個畫麵,禁不住又笑了起來。
也許是地勢越來越低,路邊的植物多了一起,也可以看到高大的灌木了。那些成片成片的橄欖樹林應該是人工種植的,它們的樹冠向天張開,似乎是虔誠的人們張開雙臂在向上帝祈禱。
橄欖樹是以色列的國樹,以色列的國徽圖案就是橄欖枝圍繞著猶太教的台燈。在《聖經》中,大洪水後鴿子銜回諾亞方舟的樹枝就是橄欖枝。每年的九月到十月是橄欖成熟的月份,我們看到為了防止橄欖果實成熟後掉落,每個橄欖樹上都有網子包圍著在成熟的橄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過著自己的日子。
中途我們下車休息一下,在路邊看到野山羊,它們和岩石的顏色很接近,如果不是有人驚喜的指點我們還注意不到呢。在著渾荒的沙漠中,每一種生物、每一片綠色都讓人開心,讓我們知道我們在蒼穹之下並不孤獨。
那麽馬薩達是不是也不孤獨呢?馬薩達在曠野中平地而起,我們到達馬薩達時,氣溫高達攝氏37度,坐纜車到達頂部時,空曠的頂部讓人無處躲避灼熱的太陽,好在有搭起的涼棚可以讓我們涼快一下。導遊在這天地之間問我們一個問題,那就是“為社麽要在這麽一個遠離城市的地方修建一個軍事要塞?”“因為君主願意彰顯自己的財力和權力”;“因為君主為了安全躲避政敵的謀害”;“因為在這裏離天近,在這裏禱告可以更親近神”......回答多種多樣。最後導遊說主要是因為商業的原因,這裏前方視野開闊,遠方有任何動靜都可以被及時發現並形成相應的對策。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活下去是第一要素。
公元前37至31年間,時任猶太王國猶太王的希律大帝修建了在馬薩達,建立了這個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而同時它又是一個三層的豪華宮殿,在要塞裏還有教堂、議事廳、蓄水池和糧倉等重要的設施。但是在公元70年,羅馬人攻占了耶路撒冷,大開殺戒。在馬薩達上的967名猶太人被一萬五千羅馬人重重包圍,公元73年4月5日,馬薩達被羅馬大軍攻陷。猶太人寧死不降,但是猶太教義不容許他們自殺,他們抽簽選出十位勇士殺死大多數的人,最後再抽簽決定一個人來殺死其他九個人,這最後的一個人放火焚燒了宮殿並自殺。羅馬人攻上馬薩達時,看到的是九百多具屍體。但馬薩達上的人也不是都死了,有兩位母親帶著五個孩子藏了起來而幸存下來。多年的考古發現了弩炮的彈丸、箭頭和大量彈弓,也在土層裏發現了燃燒的痕跡,這些都是這裏曾發生激烈戰鬥的證據;但是沒有發現足夠的證據證明當時在馬薩達上有九百多人。但無論如何,馬薩達作為堅韌的意誌的象征在猶太文化中有重要的意義。馬薩達不孤獨。
在馬薩達上可以看到20公裏外的死海。從馬薩達上下來,我們就直奔死海。
死海是一個位於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處的湖泊,它的海拔低於海平麵424米,它是地球上地勢最低的地方。死海的麵積約220平方公裏,因為其湖水中含有高濃度的鹽分,使得大多數的水生生物都不可以存活而被稱為死海。但是死海裏依然有耐鹽的細菌和浮遊生物。
從灼熱的馬薩達下來,撲進湖水裏,實在是太愜意了。L先在湖裏遊泳,然後又把死海裏的淤泥塗抹在身上,實在是玩得很嗨。生活中我們需要這種態度,就是忙的時候認真地忙,玩的時候盡情地玩。
死海很美,但死海的水在逐年減少。因為水位下降,導致岸邊很多地方坍塌,路上可以看到因為坍塌而導致的樹木死亡、還有不得不放棄的加油站。死海的水源來自約旦河,但是現在約旦河70%到90%的水被人類使用,流入死海的水大量減少;除了人類活動的因素外,死海自身的水的蒸發率很高,這是死海水量減少的自然原因。要拯救死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有人在不懈地呼籲,而具體做起來卻很難。
站在死海邊上,湖對麵就是約旦。我們團裏有幾個人就是先到約旦然後來以色列的。
導遊征詢大家的意見要不要去約旦河,馬上有人說不去了,因為她們在約旦旅行時去過了。嗯?真的嗎?那我們這些大多數沒有去過的人呢?
我們還是去了約旦河,去了耶穌受洗的地方。那裏的河麵非常窄,幾米之外的對麵就是約旦的邊境哨所。
有人身穿白袍全是浸入河中接受洗禮。
約旦河河水有些渾濁,河邊的草木是綠色的。
這天晚上我們住在巴勒斯坦境內的一個非政府機構居,這裏曾是一個為難民提供居所的地方,現在也對遊客開放。房屋很簡陋,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具,但還幹淨。稍事休息後,這個機構的創建人、一個環境學博士給我們做了近兩個小時的演講,介紹了約旦河穀的水源。這個博士就是一個為了拯救死海而努力的人,向他致敬。
博士經管的這個非政府機構是一棟三層樓,因為經費缺乏,一開始在打好地基後隻蓋了一層樓,後來陸續加蓋了二層和三層。這個機構的經費主要來源於美國的讚助,但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後取消了讚助經費,所以現在機構經費很困難,他希望我們捐款或者在機構的小商店裏每人購買30美元的當地商品。
博士講完之後,我們可以吃晚飯了。晚飯稱得上豐盛,有葡萄、水、飲料、沙拉和餅。博士說吃完飯可以到屋頂的露台上喝咖啡看夜景,但我們實在太累了,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先向博士購買了一袋死海的泥和用死海的水配製的護膚用品,隨後跑上露台去看太陽升起時的巴勒斯坦。
太陽那麽溫暖,空氣那麽清新,但我心裏始終有隱隱的不安,為什麽,我似乎也說不清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