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回國見聞 (一) 支付方式和各類App的使用

來源: 2023-11-15 12:45:23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上海浦東)

 

疫情後那麽多年沒能回國了,終於在十月份成行。

原先已有中國SIM和中國的銀行賬戶,出發前再安裝了下麵的Apps,連上付款方式,並且盡可能地進行了實名認證(上傳護照等)。雖然一些Apps可以用美國的手機號認證,但更多Apps隻接受中國的手機號。 

  • 微信(Wechat)、支付寶(AliPay)
  • 高德地圖(Amap), 百度地圖、騰訊地圖
  • 攜程(Ctrip),中國鐵路(12306)、滴滴(DiDi)
  • 美團、哈囉、墨跡天氣、淘寶、韻達快遞、大眾點評(DianPing)

國內支付方法基本上通過兩大Apps微信和支付寶。 

WeChat: 手機上長按微信icon,即可出現"掃一掃(Scan)"和"收付款(Money)"等功能。這是兩個最常用、最簡捷的支付方法,要麽你掃店家、要麽店家掃你我。 前者掃對方碼,後者讓對方掃碼。Scan同時還可用來識別任何QR Code, 比如下麵會談到的租共享單車。

AliPay: 打開後的最上麵除了有"掃一掃"和"收付款"的功能,還有"出行"一項。 前麵兩個功能與WeChat的類似。點"出行"後的下一頁,有"公交"、"地鐵"、"打車"、"12306"、"機票"、"騎行"、"汽車票"等功能。用的最多的"公交"、"地鐵",點進去後分別是乘公交和地鐵的乘車碼。  在同一時間,這個碼隻能使用一次,因此不能多人同時用。 在上海出地鐵站時,還要再掃一遍地鐵的乘車碼,因為價錢是根據所乘地鐵的距離。

Ctrip上麵有買飛機票、火車票、訂酒店、訂旅遊等功能。  購買火車票也可以直接從12306上訂。訂車票時可以要麽選車廂號,要麽選靠窗或靠走廊。 卻無法同時選車廂號和靠窗。 如果買兩張票,係統自然會盡量把座位排在一起。  但如果兩人分開買,就無法使座位挨在一起。

聽說若沒有實名認證的, 得到售票處拿紙質車牌,我特意去了火車站的售票窗口,說要實名認證。 對方立馬說:"給我你的護照和手機"。 我把這兩樣遞了進去,對方不到2分鍾當著我的麵就幫我設定好了。

國內人到火車站都掃身分證入站,而持有外國護照的隻能走人工通道。 外國人很少,每次都是我一個人走人工通道, 也免得排隊。  第一次入站時,人工通道的機器不靈光, 輸入我護照號碼後沒反應,工作人員還是揮手讓我進站了。 但火車開動後不久,有個人走過來,說這裏是不是有個持外國護照的。 我說"是我",她說"你進站時沒完成檢票",於是又一次核對了我的護照號碼,確認與她機器裏的號碼一致以後,才放過我。

出站時一樣還得走人工通道,有兩次我都對工作人員說,我是外籍沒有身份證,每次人家沒看我的護照,即揮揮手讓我出站。 外國人還是少,人家就放馬。

上麵三個地圖很重要,用於導航。設定好出發地和目的地後,可以選擇乘公交(含地鐵)、 打車、步行, 會有顯示相應的線路、時間、打車費用等。

也可以從DiDi上直接打車,它與前麵的地圖、AliPay都是互通的。

通過WeChat的掃一掃、或者哈囉App可以打開共享單車的鎖,然後就可以騎了,到目的地後,把自行車鎖上(有的用App上鎖,有的用手直接在自行車搬一下鎖)即完成這一單,通常1.5元,哈囉還給我前麵7天免費。 不需要押金,騎完一次,如果不付掉,就無法騎新的一次。

墨跡天氣用來查國內天氣的。

美團有很多功能,包括點外賣,訂酒店和找共享單車等。

DianPing主要就是找飯店, 看菜單、評論,訂位、買打折的就餐券等。

如果沒有國內SIM怎麽辦?  下了飛機可以找地方買個手機號,但如果在美國有用ItalkBB,可以下載一個ItalkBB Prime的App。 進入Setting後可以看到自己的美國號碼,同時還有一個Virtual的中國號碼。 雖然ItalkBB說使用中國號碼必須本人親自到它的店(比如NY的法拉盛,LA的Arcadia等)進行實名認證,但我知道有人並未實名認證, 也能使用。 方法是: 通過手機上的App,不但能收到從中國給Virtual的中國號碼發出的手機短信,而且還能收到從中國打出的語音電話。這樣就解決了很多App的認證問題,和打車時對方司機能與你通上話。

如果沒有國內銀行賬戶,WeChat和AliPay現在都能加美國的信用卡,但是不是百分百的成功率。為了確保能付錢,有條件的可以讓有中國銀行賬戶的親友在你的微信中加一個"親友卡",親友卡有贈予方設定的每月使用限額(比如2000元)。

把上麵的Apps完整地建立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耐心和運氣, 可是一旦弄好了,在中國真是幾乎可以"走遍天下"了,非常方便,尤其是使用中國的SIM卡(而不是上麵所說的Virtual號碼)。 如果是美國的電話號碼比如T-mobile,理論上中國可以隨意使用,但由於速度被限定在2G,支付時有時較慢,有時則不通過。

在中國沒有用過Credit Card。 

一開始生怕沒有零錢不放心,還是隨身帶了200元現金, 但一直沒能用上。最後一個禮拜,我把所有100元整的都存了ATM,餘下的幾十塊,盡量用完,比如乘一次電車,投幣2元,買杯咖啡幾十元。 每次人家都還是有能力找錢給我。

 

(下麵是南京東路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