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與童心的土地,德意誌!
嚴謹與童心的土地,德意誌—你從曆史走出,相信你定能戰勝災害,發展與自然共生共長!
最近各種媒體都在報道了歐洲西部遭受到罕見的洪水襲擊,造成人員與財產的重大損失。今天的電視新聞也映出了默克爾前往災區視察的圖像。損失是超乎想象的,巨大的。看到那曾幾何時,美麗的鄉村風光,遍布四處的田園小鎮,如今麵貌全非,在歎息的同時,心情十分沉重,因為我先後兩次在那裏徜徉遊蕩,盡享那出色的人文和獨具特色的建築。
其實我本來對德國的印象中,奧斯維辛的記憶一直在大腦中占領著主要部分,如同我初到日本一樣,除了文憑的目的以外,就連日本語都不積極主動學習。孩子進入6年中高連貫製的女子校以後,我也有了寒暑假,我們決定爭取每年都要帶孩子去一個國家的大都市看一看,第一站當然非巴黎莫屬,而後,澳洲的悉尼,歐洲的倫敦,加拿大的溫哥華,意大利的羅馬等;亞洲的吉隆坡,泰國等。美國我沒有太積極是因為連續的戰爭,印象有一點點不太好;德國呢,就是那二戰的殘留印像在作怪。
因為自己是女性,以前一直很佩服希拉裏和賴斯2位女性,甚至還想寫一本比較截然不同的兩為女性的書。後來一方麵自己眼高手低,更重要的是隨著希拉裏的一些言行發生了變化,一個是“玻璃天井”的言論,為什麽女性一定要打破呢,為什麽不能在一個天井下男女共生長呢?再後來看到電視上的她常常目光洶洶,我就想,她如此的激進將要把世界引向何方呢?
默克爾作為女性當了第一位德國的總理,她對德國和世界的影響,正如最近小布什前美國總統所述:他說,“默克爾為她的重要職位帶來了品位和尊嚴。她做出了非常艱難的、對德國最為有利的決定,並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她是一位富於同情心的領導人,一位勇於領導的女性。”
我一直在想,希拉裏在如此自由的美利堅夢想都沒有實現,像我所在傳統意識深厚的小國,更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那為什麽,德意誌民族會讓一位女性,並擁有東西德意誌的意識形態影響的默克爾走上了領導德國的舞台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決定去看一看德國,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
於是利用2017年最後的一天我們轉道香港迎接了新年的禮花後登上了飛往法蘭克福的飛機。時差的原因我們第一次踏上了德國的土地,正巧是2018年元旦的黎明前。
12天的旅程,先後到了法蘭克福/柏林/德累斯頓/邁森/科隆/亞琛(轉道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天鵝堡/慕尼黑/海德堡。所到之處,不但改變了我對德國固有的概念,德意誌,嚴謹與幽默,現實與童話是那麽巧妙地融合在這個世界中,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第二次是慕名勃蘭登堡的迎新煙花大會提前在聖誕節那天趕到柏林,在那裏度過了愉快歡欣的聖誕節和驚喜激動的新年花火之後,我們又開始了探索德意誌的曆史人文之路,先後去了波茨坦/不來梅/紐倫堡/漢堡/科隆(轉道比利時的3個大城市)/羅滕堡/法蘭克福等地。
以後會先後連載介紹所到之地的所見圖片,今天僅僅分享一下鄰近這次被曆史上罕見的洪水破壞的的西部地區的美麗的德國西部萊茵和流域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這是位於萊茵河穀中上遊的一個葡萄產地和釀酒小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它位於德國黑森州達姆施塔特行政區的萊茵高-陶努斯縣。因為並沒有在計劃之內,完全是利用等飛機的一天時間並充分使用我們購買的10天歐洲鐵道通票,臨時而行。所以僅僅借助圖片以見代“聞”吧。
下圖:科隆大聖堂門前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