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的Riga之行 (上)
2016年去了俄羅斯,隨後在拉脫維亞(Latvia)的Riga住了兩晚,回來後很快寫完了俄羅斯之行係列(https://bbs.wenxuecity.com/travel/511175.html)。 結果留了個尾巴, Riga篇就一直拖到現在。
今天看到下麵有寫聖彼得堡的,促使我拾起來繼續。
選擇Riga是因為它是從聖彼得堡能直飛到波羅的海三國的唯一城市。
上了air Baltic小飛機
底下還是非常肥沃的土地。拉脫維亞(Latvia)人口隻有2百萬, 首都 Riga也隻有60多萬人口。
最早12-13世紀德國商人到此建立。 17世紀受瑞典的統治,到18世紀,瑞典和俄國的戰爭導致它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幾個世紀裏,當地人使用德語,直到19世紀末俄語才成為官方語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攻入。 一戰結束後, Riga成為新獨立的拉脫維亞的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拉脫維亞重新歸入蘇聯的版圖,接著又被德國戰領,後期又被蘇聯"解放"。
二戰結束後,發生了曆史最大規模的種族清洗,各個戰勝國家幾乎全部一夜之間驅逐了所有的德國人,總人數有一千多萬。 蘇聯自然也在拉脫維亞驅逐了所有祖祖輩輩居住的德國裔,並從內地大量移民俄羅斯人去了這裏。 這段種族清洗的曆史,教科書上是不會告訴學生的。
1991年因為蘇聯的解體,拉脫維亞再次獨立。很快被西方拉入歐盟和NATO(北約),成為反俄羅斯的一員。
拉脫維亞人均GDP$18000美元,相對便宜的消費。 Riga吸引了大批來自於英國和德國的遊客,同時也成為歐洲的一個性都。
先在老城的酒店落腳,外麵的街景。
然後走個十分鍾,到了那裏的火車站。前往Jurmala
火車慢悠悠地開35分鍾,兩歐元不到
Jurmala
Jurmala是Riga郊外的海灘城市,曾經是蘇聯時代高級官員度假勝地。
中午飯。像食堂一樣,拿多少付多少錢
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德式建築。
海灘沒什麽人,沙灘也沒什麽特點。
屬於老奶奶 (俄語: 巴布什卡 бабушка)
美少女賣棉花糖
主商業街
回程的火車比較擠,美女還是不少。
Riga
老城的建築還是別具風格,因為沒有請導遊,所以了解得並不多,就是走馬觀花。
House of the Black Heads,十四世紀的建築。毀於1941年的德國侵蘇戰爭。 1996年重建。它是Riga 最標誌性的建築。
The Cat House,建於1909年。傳說是一個拉脫維亞當地富商,因為無法加入對麵的德裔的商會,在他的樓頂上豎了兩隻凶惡的貓,並把貓屁股對準了對麵的樓。 最後該商人官司獲勝,商會允許他加入,於是他又把貓的屁股轉到了後麵。
Powder Tower,建於17世紀,用於防守,儲藏火藥和大炮的。 有的牆竟然有三米厚。
逛老城,同時找吃的
當地有名的 Key to Riga 飯店
Key to Riga飯店的樓
最後選擇在這家用餐,因為對麵有個男子在拉很好聽的手風琴。 我們在餐館從6點坐到9點,他就一直在拉。 不時餐館還有人給他送吃的,估計他是專門被餐館請來幫助生意的。
基本上是我們的第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