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寫的一個中國行流水的係列。一直放在博客裏,今天才想起來可以複製到論壇的。這次在國內走走歇歇有五個月之久,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總體的路線是跟著《徐霞客遊記》,因為正在研讀那本書。這是為什麽遊記中常常會提到徐霞客。那些藍色標記的字是《遊記》的引文。當然也有off track或者去不了的地方,總的來說是隨緣了,但是有個現成的路線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的選擇焦慮。喜歡看看國內景點的可以移步我的博客看已經寫過的地方。之後的遊記我會記得也複製過來跟大家交流。等把流水賬寫完了(主要是怕忘),再寫一篇總體的攻略,但很樂意隨時回答一些quick questions。
止止庵,被這個寺廟的名字吸引,決定去看看。
當初徐霞客造訪武夷山時也去了止止庵。他是先遊九曲溪,亦水亦陸,看到想去的地方就上岸遊覽,然後再回到船上繼續前行。他正在山上看那些架壑舟懸棺的時候看到一條從二曲逆流過來的船,就趕緊下山招呼人家。那小船真靠了過來接他,船上是一個剛到的遊客,邀他同遊。這船經過一曲水光石處的時候,徐霞客“欲上幔亭,問大王峰”。大王峰是武夷山的最高峰,海拔500米左右。徐霞客每每登山必欲級頂,所以他要去爬大王峰是很好理解的。而這水光石,也是他之前的“泊舟處”,於是“約舟待溪口,餘複登涯,少入,至止止庵”。
而我們是從水簾洞直接坐了景區的接駁車來到武夷宮景區門口。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去往大王峰的路。登頂天遊峰已經是二小姐能力之極限,到了這裏說什麽也不要再登山了:)於是我們先進了右手邊的武夷宮。這個武夷宮明代時叫“萬年宮”,是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近年改成了朱熹紀念館。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講學了50年,還為九曲溪寫過一首《九曲棹歌》描述了每一曲的景色。
庭院中存留著兩株宋桂,飄灑著甜甜的桂花香。我這次回國深深地愛上了桂花,每見到桂花樹都會深深地深呼吸幾下,每次都會遭到孩子們“又來了”那樣的白眼。不過在桂林的時候大女兒竟然貼心地買了桂花香水送給媽媽和自己。可見她們其實也是喜歡的嘛,可能就是覺得媽咪表達愛的方式太直接了吧。
《遊記》裏說,“出宮右轉,過會真廟。廟前大楓扶疏,蔭數畝,圍數十抱”。但無論是廟還是楓,我們都沒有找到。腦補了一下粗壯繁茂的“大楓”,發了些“要是...該多好”那類的無用感慨,就離開了,轉上了尋找止止庵的路。起初是一片修飭整齊的盆景園。妹妹對這些盆景非常豔羨,說這個大小正好可以給她的各種玩具娃娃和動物世界中當樹。走過一盆盆造型美觀的迷你樹後,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王峰頂。
根據《遊記》的描述,徐霞客當年也沒能登上大王峰。“旁路窮,有梯懸絕壁間,躡而上,搖搖欲墮。梯窮得一岩,則張仙遺蛻也。岩在峰半,覓徐仙岩,皆石壁不可通;下梯尋別道,又不可得;躡石則峭壁無階,投莽則深密莫辨。傭夫在前,得斷磴,大呼得路。餘裂衣不顧,趨就之,複不能前。日已西薄,遂以手懸棘,亂墜而下。” 看了一下大王峰的介紹牌,上麵說“僅南壁一條狹小的孔道,可供登臨峰巔”。看來即使今天攀到峰頂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有網友介紹說,峰頂除了一個信號塔以外也沒有別的什麽可看。
我們跟大王峰打過招呼之後繼續往前就真的看到了止止庵!這時正好一隻小白狗從裏邊出來,像是迎接我們一樣,但顯然是它餓了,想要東西吃。我們找出背包裏的一些餅幹給它。幸虧我們不遠處的一個遊客帶著些麵包,比我們的餅幹要好吃些。
小白狗一路跟著我們在雨天的泥濘中走到了當初徐霞客上岸的地方“水光石”。
也跟著我們一起欣賞了從岸上看到的九曲溪的風光,盡頭溪流拐彎處就是二曲的玉女峰。
流連一陣,為過往遊客拍照留念後,我們原路返回,順著徐霞客的腳步,再次到了止止庵。這次我們從側門走了進去。雨天人少,本就清淨的地方更加清淨了。
沿著濕潤的石徑往前走。雨越下越大,實在地提醒著我們身處自然的滋味。
但風雨無疑也增加了美感。
就在這矮牆下,隨隨便便放著一塊懶得打理的石碑,上邊理所當然地寫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若轉世為貓,就一定找回這個地方來曬太陽睡覺。也沒準兒我前世就已經在這兒出過神兒。
出門時再回頭看一眼雨中的禪岩和廟宇。
跨出山門,離開時再看了一眼止止庵,在不舍中結束了我們的武夷山之行。所謂“當止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