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我與土耳其人的交往】
最近的熱點新聞是土耳其把俄國飛機幹掉了。一時之間,
有人總結了如下讓人發暈的亂象:庫爾德人反阿薩德又反土耳其, 土耳其反阿薩德支持IS,IS反人類反塔利班,塔利班反美, 美支持庫爾德人,俄支持阿薩德,阿薩德反庫爾德人又反IS, 土耳其又反俄,法國支持土耳其 俄法又打IS。
這使本蝦想起與土耳其人的交往來。現把兩篇舊時記錄拿出來, 並成一篇,分享如下。

這位土耳其總理的數學沒學好啊!
----------------------------------------
2015.3.3(星期二)
今天沒想到和三位土耳其人一起吃了晚飯。事情是這樣的:
女兒晚上六點半要在學區辦公室參加兩周一次的例行會議, 但她為一篇新稿件約了學區總監麵談,因這總監也要與會, 為方便起見,總監邀她在會前半小時一起晚餐。 本蝦五點多鍾接了女兒沒有直接送去見麵,而是急趕回家, 為的是解決自己和兒子的晚飯。
正在這時,本蝦朋友王子(土耳其人)要來送還燈籠春聯等裝飾。 上周末A-star急需這些東西用於春節家長餐聚, 本蝦臨時從別人那裏借來並答應今晚歸還。 於是叫王子六點到學區辦公室那裏見麵。

拿到東西後,王子邀我去他朋友在San Mateo新開的餐館吃飯。本蝦一想,反正女兒的會九點鍾才完, 不如就去玩玩。
到了餐館,王子的另二位同胞朋友早已等在那裏,也來作陪, 於是邊吃邊聊,有許多話題。其中一人是庫爾德人, 引起我很大興趣。這庫爾德族在土耳其是受排擠的民族,在伊朗、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也有相當人口。 他們一直希望獨立成一個統一的庫爾德斯坦國家,始終不能成功。 我驚奇於他與另二位土耳其人關係融洽。 我問王子是否肉眼可分清土耳其主流民族和庫爾德人,他說要猜, 但大約能猜對。夲蝦可以認出韓國人日本人, 但讓我把漢滿分開可能不易。

本蝦又提到土耳其的先祖突厥人與中國人曾是鄰居, 他們居然全都知道。大概10%的中國人知道這一點, 但他們告訴我90%的土耳其人知道。 他們還告訴我長城就是為防止他們入侵而建的。這一點有錯, 建長城是針對匈奴(Hun)的,後來匈奴被打跑了, 在現在匈牙利(Hungary)定居了。 看Hun和Hungary 的拚法多像。這一點已被人類文化學家所證實, 比如歐洲隻有匈牙利是姓在前名在後,還有DNA證據。 當然突厥人被打跑後,蒙古人又在那片地盤上活躍。 長城也起到了防禦突厥和蒙古人的作用。
因為中國有詳細豐富的史料,而突厥人沒有,為了解本民族的曆史, 土耳其曆史學家不得不精通漢語, 以便從中國史書裏零星的記錄中間接地拚湊一些曆史碎片。 為照顧民族自尊心,本蝦沒有提及這一點。BTW, 怪不然王子的中文絕佳(但他的專業不是曆史), 本蝦的英文真趕不上他的中文。
但有一件趣事,本蝦忍不住分享了一下。 1998年好萊塢拍了一部動畫片《木蘭》很受歡迎, 沒想到土耳其政府禁止進口這部電影,並對美國很有微詞, 認為影片把中國人刻畫成文明和平的民族,把北方遊牧民族胡人( 其實未必就是突厥人)刻畫成殘暴野蠻的民族。 其實傳統上土耳其是美國的盟友,而中美兩國卻關係微妙, 尤其那年有炸館和撞機事件。幾位土兄土弟聽了一愣一愣的, 紛紛表示要找來電影看一看。

還有許多趣話, 比如土耳其歐亞之間有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米爾海峽, 突厥語和中亞諸國的語言相似性(約40%),庫爾德語與波斯( 今伊朗)語、阿富汗語、塔吉克語的相似性,等等,本蝦犯懶, 不想囉嗦了。
以下照片中有一張可以看到餐館名稱, 看誰厲害能從反光的玻璃上認出來(有一訣竅:關燈暗處好認)。 餐館地點在25街上,與老趙餐廳、小上海、毛家菜都很近。

----------------------------------------------------
2015.3.28(星期五)
今晚全家兵分三路,各做各事。
兒子早晨就正裝去上學,晚上最後一個回來(11點多)。 他先是傍晚有遊泳的meet(每次都有西裝典禮), 然後又是計算機編程的活動。
女兒早上一反常態,上學前先洗了澡, 然後套裙加很不方便的高鞋而去。她晚上參加了本市青少年論壇, 並在那裏發了言。事後告訴我,有些要點臨時忘了說, 但許多人評價很好,讚其大方從容。 這個論壇是她參與的一個全市青少年機構籌備很久而做的, 本市許多父母和孩子前來參加。 女兒打算申請的聖何塞水星報新聞夏令營的負責人也來參加了, 並要了女兒的電郵地址。等她回家,已是快十點了。
正因為不用回家做飯,少了兩孩子的牽掛, 本蝦得以答應土耳其朋友王子的盛情邀請,去他家參加民族晚宴。 王子通過我邀請了庫市下任市長Barry。 Barry最近極端忙碌,電話微信都不太接, 能撥冗參加晚餐很不容易。 另一位需要本蝦邀請的朋友鄒老師由於要教數學課而不能前來。 前些日子,王子所在的A-star舉辦math Kagaroo比賽,臨時抓丁做監考,本蝦不能幫忙, 請鄒老師代勞(多謝)。可惜這次他不能來湊熱鬧。

本蝦的胃一向愛國,但這次的土耳其飯卻還對胃口。 以下照片向你顯示一口大鍋倒扣在一個大鐵板上, 旁邊圍繞著蔬菜色拉和酸奶。把大鍋移去,裏麵是米飯、牛肉、 土豆、洋蔥的混和物。據說這飯要花三小時蒸煮,他們平時也不做。 是否相當於我們包餃子啊?

同時就餐的還有另外幾位土耳其人,本蝦以前也認識。 其中一位18歲時曾代表土耳其參加了國際數學奧賽。 由於希臘和土耳其是世仇(過去是同一個國家)加上宣傳的影響, 年青的他見到希臘選手很怕(他們會殺我嗎?)。 後來才發現彼此非常親密,成為比其它國家選手還要好的朋友。 這有點像我們和台灣朋友的關係,同文化的力量還是很強的。 Barry是台灣人,他八十年代初曾去過大陸, 在滬杭線上看到兩邊的民居,親切熟悉, 根本不覺得到了另一個國家。

當晚的話題很有趣,大概就是關於人的包容和愛。 土耳其是個特別的國家,境內各種宗教、民族混居一處。 那位奧賽朋友的家鄉安提瓜居住著猶太人、回教徒和基督徒, 他們相處融洽,平時如果不刻意去了解, 幾乎沒有意識到有什麽差別。他很多好朋友都是異族。 這一點與巴爾幹半島很不一樣。

這次又提到了電影《木蘭》。其中一位的侄女極愛,百看不厭。 這位朋友說,裏麵的反麵人物(他自認就是他們土耳其人) 灰頭土臉、野蠻殘忍,他說自已並未覺得被冒犯,並說千年以前, 我們的確給你們添了很大麻煩(gave hard time)。言畢大家全都哄笑起來。
由於本蝦要接孩子,不得不早走。Barry意猶未盡, 繼續和他們聊天。不知道後麵又有什麽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