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北歐,還是郵輪為好,間談阿拉斯加

來源: 2015-07-04 10:07:1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本人對歐洲情有獨鍾,去過幾十個地方。雖說小本生意,也不必為五鬥米折腰,更不用看老板眼色行事,生意安頓妥當,閑暇之餘兩人便可雲遊四方。歐洲非常適合自由行,自由行還分怎麽個自由行。像巴黎,倫敦,羅馬,市中心哪個旅店住上一星期,利用公交係統,無往而不利。德國最適合開車,公路發達,社會安定。瑞士最適合坐火車,準點舒適。曾經在zermatt,上午還在觀賞馬特洪峰,中午回酒店收拾,然後酒店派車送火車站,經三次火車轉換,再換汽車,下了汽車打電話給酒店,五分鍾後酒店車到,總共六次,每一個環節都準確無誤,下午三點已進酒店房間。這個地方叫leukerbad,國人很少有去的,所以清淨,德國人很喜歡去,吸引人之處是溫泉,其中之一在五星級酒店裏,在自己房間裏換好衣服,披個睡袍直接就去,不像別的地方還要換衣存衣,冬天更是讓人趨之若鶩,溫泉是室內外相通,從室內下去,適應溫度,然後遊到室外,可以泡著溫泉欣賞阿爾卑斯山的雪景,心曠神怡,身心具泰,去過這裏的,對加拿大班夫的溫泉隻能是嗤之以鼻。

回來說北歐,遊北歐的最佳方式是郵輪。北歐的各城市中,沒有哪個地方值得玩兩三天,也不值得再去,除了聖彼得堡。如果去這麽多地方,自由行費時費力,從經濟角度看也不值。外出旅遊,少不了衣食住行,自由行哪一項都要靠自己,而郵輪除了衣,其他三項全不用操心,這也就是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喜歡郵輪。我認為郵輪最差的底艙也好過三星級酒店,不能以房間的尺寸來衡量,要綜合的,就是說自由行住三星級酒店的,大致以麥當勞及同等食物果腹,偶爾打打牙祭,郵輪的餐飲再次也好過老麥吧。所以即使住底艙也沒什麽自卑的,比起多數自由行的任然是牛比轟轟。住帶涼台房的相當於或高於四星級酒店,至於有人說訂holland america 公司的新阿姆斯特丹號的neptune spa suite,這可是超過五星級酒店,哪怕是麗池卡登來相比較,也比不過。那位姐們也是如此的財大氣粗,不過,願在船上這樣消費未必願意去住麗池卡登,因為還是船上物有所值。大家別認為我是抬高郵輪而貶損陸遊,我的下一個計劃就是自駕遊法國諾曼底和古堡,要以為郵輪能取代陸遊,純粹是老頭劈叉——扯蛋。郵輪隻能局限於沿海,縱深景點是望陸興歎。

聖彼得堡是北歐行程中最重要的一站,嚴重同意很多人的觀點,兩天跟本不夠,光冬宮和夏宮就值得兩個整天全消耗掉,所以我打算將來專門去一次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我已貢獻了幾篇拙文,也有一個請求。在聖彼得堡的兩日遊裏,導遊是一位俄羅斯小夥(中國留學生有的也幹這個)非常敬業,跑前跑後努力照顧好每個人,人家可不要求小費,越這樣就越要多給。有些地方的導遊,整個一老油條,表麵虛情假意,實際上躺塞敷衍,末了舔著個逼臉要小費,小費還有要的,除非是船上的霸王條款,結賬時直接扣了。如果哪位仁兄義姐能有幸遇到這位小夥,他自我介紹叫羅曼,幫我要個電話,將來再訪聖彼得堡時就請他當導遊,或讓他指點一下。聽他說,政府官員每月五萬盧布,一般人也就三萬,美元匯率是1:55,拿著美刀殺盧布還是信心滿滿的。

聖彼得堡之下的排名應為
哥本哈根
斯德哥爾摩
塔林
赫爾辛基
柏林很難說,看你去不去。
其他地方沒什麽可說的。

簡單說說阿拉斯加,雖然是熱門航線,但不讚成第一次郵輪是阿拉斯加,有點悶的慌。第一次郵輪以加勒比海為好,不管你坐什麽船,玩起來都不亦樂乎,尤其是拉家帶口一下提起對郵輪的興趣。阿拉斯加一般到了郵輪已好幾次,別地方沒什麽可去的,又有好價錢,才輪的上。如果去應選好點的船,排名靠後的那幾家公司沒勁,因為時間太充裕,好一點的船起碼不虧待五髒廟。整整七天裏隻有一天看冰川有點特殊,看過幾眼也就夠了,別指望能看到冰川崩塌的奇景,這屬於武大郎過門檻,碰雀的事。陸上活動更無聊了,skagway花一百多做小火車,不過是沿當年曠工幹活的路上走一遭。katchikan的陸上活動有讓你去看人剁木頭,真是吃飽了撐得,要不就是組團逛一圈,到個什麽地方,司機停車讓你注意看,我以為是什麽驚天動地呢,原來是一隻鷹在樹梢上,這破玩意黃石公園滿山溝都是,轉到最後車停下,司機導遊說,這裏是最精彩的地方,看三文魚,然後自由活動。我抬頭一看,船就停眼前,參加這團,不是脫了褲子放屁,白費一道手續麽。不過,停victoria,busch garden還是值得去的。阿拉斯加主要是看風景,涼台房相對別的航程貴出很多,底艙就是再便宜,也被很多人棄之如敝履。

試著發幾張照片,不在行,不會在文中發,還要請教高人。
照片依次為,德國warnemunde,塔林,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聖彼德堡夏宮和涅瓦河畔的冬宮後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