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記行---以色列(4),拿撒勒和加利利湖

來源: 2015-04-10 22:04:5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加利利和戈蘭高地與以色列別處的景色完全不同,這裏是魚米之鄉。基督耶穌時代加利利地區已經相當繁華,基督的大部分神跡都是在加利利附近,所以一直都是一個朝聖的場所,當地有很多古老的猶太教堂,拜占庭教堂或者遺址。加利利海是近東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拜占庭把它遺失給了阿拉伯帝國等於讓阿拉伯人控製了水源,12世紀薩拉丁切斷水源擊潰十字軍,從而重得耶路撒冷。現在以色列的一半水源來自於加利利湖,為此還和約旦敘利亞產生過矛盾。現在根據協議,和約旦共享水資源。


去加利利海會經過拿撒勒,基督耶穌的故鄉。天使報喜堂和邊上的耶穌父親Joshph的故居遺址。拿撒勒從3世紀開始開始成為朝聖地,修建教堂,之後每幾百年重建一次,所以是故跡壓著故跡。現在看到的是設計非常現代的教堂,出乎所料也有些特色與驚喜。





拿撒勒之後會路過五餅二魚和變水為酒的教堂,我尤其喜歡變酒為水的教堂,帶有意大利式的小巧。果然教會就是的。

五餅二魚的教堂




變水為酒教堂以及對麵的一座小教堂我很喜歡。






在湖邊有彼得的村莊遺址。加利利有不少這樣的廢墟,走在其中有種身在地中海小鎮的羅馬廢墟的錯覺。然後在湖邊吃了一頓很美味的彼得烤魚, 自然要湖上泛舟,沒有遇到聖經裏的大風暴。自然也無緣見到基督行於水上。

彼得的雕塑

彼得村莊的猶太教堂的遺址


古代某個教堂的遺址。原本建造是為了紀念彼得的,日子久了,自己也成為古跡了。



加利利海真的很大,以前一直不理解湖上風浪能有多大,看到這麽廣大的湖,是可以起大風浪的。而且加利利湖不但麵積廣大又在山穀之中,所以氣候變化非常快。


俯瞰加利利湖邊的戈蘭高地是一道狹長的山地,與敘利亞接壤,占領了戈蘭高地就可以俯瞰兩國,控製以色列的水源,與60公裏內到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戰後英國與法國劃分英屬巴勒斯坦與法屬敘利亞時將加利利與戈蘭高地交換給法國。1947年UN將戈蘭高地以及加利利海劃分給以色列,1948年阿以戰爭的時候被敘利亞搶到,最後在1967著名的六日戰爭以色列頑強的奪回了控製權,對這場坦克之戰的描述是“一場可以媲美二戰規模的坦克戰爭”。現在當地還留有坦克的殘骸。現在的戈蘭高地大部分恢複成她本來的樣子,農田與葡萄園,隻是在田園風光背後依舊是許多紛爭。

以色列的產酒地,好比我我們加州的Napa。就我喝的幾種以色列的酒,口感比較清新。我個人喜歡白葡萄酒
 


我們路過了這個定居點但是沒有過去,網上的定居點裏的六日戰爭的紀念。都是死人的地方。




回耶路撒冷的路上,經過約旦河。有爭議的施洗約翰給人洗禮的地方,也是基督耶穌受洗的地方。信徒們從世界各地來這裏受洗。




整個以色列境內的貓都很拽的樣子。比如這隻。對所有的petting都是“讓你摸摸吧,本喵給你個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