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近年出過兩次大難,96年死了15人,2014年死了16人,今年有兩部電影是拍這個的。
96年那次,幾個商業登山隊同時登頂,趕上天氣驟變,一些人走得慢,來不及下山死的。幸存者之一出了書,into the thin air,上過NY Times排行榜,裏麵的故事很有爭議。比如死者之一新西蘭的Guide,當時他妻子懷孕幾個月,兩人當年曾一起登頂珠峰,他在山頂知道回生無望時,撥通衛星電話,結果跟妻子最後的通話被寫進書裏,很賺眼淚的故事,但家屬極其憤怒。。。今年9月同名改編的電影要上映,非常期待。
14年死的16個當地人,當時是在給營地補充供給,負重很大,趕上雪崩來不及跑。Discovery正好在邊上拍電影,都給拍下來了,記錄片馬上要上映。
商業登山的問題很複雜。專業登山花費大,一般要靠企業讚助,而讚助商要他們冒的風險越來越大,登山者年紀大了隻好去經營商業登山活動。幫沒經驗的富人登頂珠峰,不過是他們謀生的手段,卻未必是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