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裏, 在德國古城Bamberg 有名的煙熏啤酒店喝小酒,我的啤酒,女兒喝蘋果汁,兩個人點了一份豬肩肉加土豆糯米球和酸菜

一共14塊8, 菜單上寫netto 12,44, German VAT 19%, brutto total 14,80. 德國不會寫服務費。
如果他們特別不好,我就付15 歐 (從來沒幹過這事情),一般來說根據情況,16 歐或者17歐,就可以了,因為是特別簡單的加餐而已,我隻是想喝一口啤酒,因為要開車,不敢不吃飯,就和女兒一起吃了一份肉菜。
也是在這裏,我和女兒談起小費,行情,各地的規矩,處人待事,做人的規矩。
最後女兒告訴,我們付多少。
我一直是自己付錢(當家做主)在德國,單子上沒有服務費,但是當地的規矩,湊個整數,不太高興5%, 一般看環境和飯菜,10% 到15% 就可以了。
在意大利也是如此,10% 到15%, 節假日20% (比如聖誕節,複活節,我熟悉的飯店一般給夥計10歐, 單給廚房10歐)
有一次他們挺高興,把我給的小費退回來,讓我下次再來吃飯,反而送我一朵玫瑰,還有一次孩子太累吃得不多,他們就沒收孩子的錢。人以心比心。
我讀書的時候,也在咖啡店幹過,有一次一位客人隻喝了一杯咖啡,當時可能3馬克,他送給我一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10 馬克銀幣當小費。
也有一次,有一群人(他們不是德國人,是亞裔,我這裏不說他們是哪國人)喝啤酒,我永遠不會忘記,喝了19馬克20芬尼。他給我20 馬克,我也沒找,以為就可以了,剛要收拾離開桌子,他問我,80芬尼呢。。。。我馬上找回他,立即道歉。
所以以後做事很認真,不想當然。這是一次唯一的沒有小費。
我也從來不指望小費,咖啡館的小費也不多。
這輩子,我從來沒有要過小費。這輩子出門在外到過幾大洲,也沒被別人討過小費。倒是有兩次我給了小費,別人還給了我。
出門在外,富在路上,當然也不奢侈砸錢,大家既然行遠路,也不差那麽幾塊錢。
入鄉隨俗,學會做人,待人接物成熟一些,寬厚一些,出門在外的路會越走越順,這也是那天我教女兒。
對了,上麵這家啤酒店很棒,有一次Ara 兄寫文章提到這個城市和啤酒店,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