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美,隻有更美:海狼岬
十七英裏海岸線是加州最美的海岸線,所以我們一再拜訪,每一次都驚豔,每一次都被震撼,每一次都結束於南端的卡梅爾。
朋友介紹了比克斯比河大橋(Bixby Creek Bridge),他認為值得一看,大橋的位置在卡梅爾南邊一點點。於是上網一查,發現大橋還挺有名的,上了2010年的美國郵票。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發現了新去處,大橋所在的地方叫大蘇爾(Big Sur),那裏有海岬、海灣和草地滾。大蘇爾的近海地區,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水下棲息地之一,許多人喜歡在那裏潛水。岸邊的野生動物包括海豹、海獅、海獺、遷移灰鯨、以及成千上萬的海鳥。
海狼岬包括海狼岬州立自然保護區(Point Lobos State Natural Reserve)、海狼岬國家海岸保護區(Point Lobos State Marine Reserve)和海狼岬國家海洋保護區(Point Lobos State Marine Conservation Area)。到了海狼岬之後,我們傻了眼,那個美啊,不敢用最美這個字眼,但是美得無與倫比,而且遊人特別稀少,巡山員格外耐心。
海狼岬包含了大量的遠足小路,我們選了一條林中小路,沒想到遇到了小鹿一家,躡手躡腳,跟著它們同行了一程。


小路上花草的顏色真漂亮,還有天上自由翱翔的山鷹。


卡梅爾海底峽穀(Carmel Submarine Canyon)位於海狼岬之北,雖然看不見水底下的景色,岸邊延伸的海岬,突起的礁石,水邊的石洞,於壯觀中顯現著秀麗。

看見了嗎,礁石上的海豹寶貝,這就是被風景畫大師弗朗西斯•麥科馬斯(Francis McComas)讚譽的地方,他稱其為世界最大的水陸會聚處。

海狼岬的岩石非常奇特,大約55百萬年前,在古新世,一個海底峽穀從花崗閃長岩基底岩石穿過,混合著沉積物形成梅隆形成卡梅隆(Carmelo Formation)。卡梅隆由鵝卵石構成,這些鵝卵石從火山起源,被河流帶到火山高地,在運輸過程中被圓潤和拋光,混合著貝殼、砂礫與淤泥,組成中粗粒的砂岩和泥岩。




在卡梅隆岩石上下來,已經去了大半天,前麵還有許多沿岸小路,計劃中還有菲佛海灘和比克斯比河大橋,怎麽辦呢?
隻有舍遠求近了,今天就遊海狼岬了,別處留給下一回吧。
蜿蜒的海岸線,奇異的海礁石,繽紛的山野花,我們在海狼岬逗留了一整天,流連忘返。













海狼岬有個小小的鯨魚博物館,這些是鯨魚骨。

我們在蒙特雷用了晚餐,那裏的海獅又別有一番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