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國遊之六(伊斯坦布爾,中)

來源: 2013-03-07 16:39:5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列位,上集說到老皇宮托普卡普宮,那是伊斯坦布爾的一張名片。和老皇宮齊名的是新皇宮多爾瑪巴赫切宮(DolmbahcePalace)。這是一座歐洲風格的宮殿,按照當時歐洲時尚的洛可可風格設計的,其成品完全沒有穆斯林建築的影子,反而與肯金特宮,凡爾賽宮,馬德裏王宮和皮特宮這些歐洲王宮造型和風格相似,而且更奢華,更壯觀。可惜為造這麽一座皇宮,幾乎耗盡了當時的國庫帑銀。新皇宮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沿岸上,高大寬廣,氣勢恢弘,透出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的輝煌。

新舊皇宮都毗鄰博斯普魯斯海峽,大體上處於金角灣的北南兩側,新皇宮距金角灣入海口稍遠,而老皇宮稍近。如果以Galata大橋做參照物,新宮在橋北而老宮在橋南。

新宮早上一開門我們就買票進去了。這個地方不接待零散遊客,您得站在內宮門口等人湊齊了一撥子才讓進。跟著一群人進到宮門內的大廳裏,有個說英文帶著濃重土耳其口音的女人站在中間講參觀須知,聲音高亢刺耳,聽著像夏季三伏天裏的唧鳥,末了特別強調,“弄屁股騎,不利己”。她原地轉圈,說了三遍。我腦袋裏一時空白,人家說的該不是土耳其語吧?稍頃我醒悟過來,那是“No picture,please” 。敢情用洋涇浜說鸚語的,人家土耳其這兒也有。之後由這女士帶隊在前邊走,隊中,隊尾各配備一個工作人員看著遊客,嚴防有人拍照。同樣,宮殿內光線並不明亮,厚厚的窗簾遮住窗戶,若明若暗的幾盞宮燈起著照明作用。我還是盲拍了一些照片,回來一看,基本全是廢片,這裏隻貼出幾張,大夥就湊合著著看吧。在我們這群人裏,有三個像是一家子的人一直跟在我後邊,兩女一男,男的是丈夫,女人是妻子和女兒。該不是尋思著要把女兒推銷給我吧?我問他們從哪來的?他們說敘利亞。我感到驚奇,問敘利亞正在戰火中,怎麽還有人出國旅遊呢?丈夫說沒那麽嚴重,說外邊的宣傳有些過分。我想也許是吧,要不然敘利亞人哪還有閑情逸致出國遊山玩水呢?



多爾瑪巴赫切宮一側。這一側正對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借圖)。



這是盲拍的一張宮殿室內。原光線很暗,我後期提光處理了一下,看到噪點很大了嗎?



盲拍的另一張,會客廳,也做了加光處理。



皇宮中的花園。沒有絲毫穆斯林建築風格。



新皇宮正門。

上集有人問我去沒去土耳其浴試試。我去了,但沒試。土耳其浴室在伊斯坦布爾很多,索非亞大教堂旁就有一家。我進去看了看,裏麵安靜得沒有一位客人。須臾,一位小姐走過來問:“您是會員嗎?”哦,敢情這裏是會員製的。我說不是。小姐又說,不是會員也沒關係,您定位了嗎?我說也沒有。不等我再往下說,小姐說,沒登記的話讓我去問問經理吧。說完,撂下我一掀簾兒進了裏屋。不一會兒小姐出來說,我們經理說了,您沒登記也行,這次給您個例外,你交40裏拉吧。稍有經驗的人不難看出來,這是比較客氣的推銷。小姐的這一套推銷過程做得熟練,自然。但我真沒打算洗什麽蒸汽浴,就直說我隻是進來看看而已,然後謝謝人家的好意,徑直走出門去。看過意大利導演奧茨佩特克(Ozpetek)的電影《土耳其浴室》的人 恐怕有一天真進到這樣的浴室裏去洗,總會覺著有那麽點硌應,再加上我對蒸汽浴這一類的洗浴方式原本上就不適應,所以自然不會去洗了。



這就是那家在索非亞教堂旁邊的土耳其浴室門口。

再來談談土耳其的小吃餐飲。伊斯坦布爾以麵包為原料的小吃不少。最多的像是甜麵包圈,炸麵包圈和各種麵包三明治等,也有麵包卷,內裹有葡萄幹和果仁。還有一種類似北京小吃“奶油炸糕”的油炸麵團也不錯,隻是油大了一些。Gatala大橋上下兩層都有魚肉漢堡包賣,值得一試,5個裏拉一套,魚是現烤的,肥而鮮美,烤好後撒上洋蔥絲生菜,加進皮塔麵包(Pita)裏就算齊活,張開大槽牙一嘴下去,滿口流油。大橋上賣魚漢堡是推車烤賣的,橋下的是遊動的船上攤點。無論哪種,魚都是現出水的新鮮貨,您說有多地道,缺點是吃時注意魚刺。還有就是土耳其肉夾饃(Doener Kebab),以比較司空見慣的旋轉桶烤肉法,將禽類和牛羊肉烤好,用刀片下,加蔬菜和調料包在麵包裏。土耳其酸奶(Ayran)也不錯,口味是鹹的。還有滿大街的糖炒栗子,烤玉米,因為比較一般,茲不多敘。



伊斯坦布爾隨處可見的麵包圈流動售賣車。



夾辣椒,番茄和奶酪的三明治。



不苟言笑的賣“奶油炸糕”的胖夥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