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四國行--坦桑尼亞的動物天堂:塞倫蓋蒂與格羅格羅

來源: 2011-11-28 20:21:0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為這次的 Safari 我進了幾次的旅遊專業店,包括 REI ,想過是不是買一個背包客用的 backpack 。這些店裏像這種大半個人高的 backpack 林林總總有不少,店員問我想看哪一種。我想了下,對我來說,最要緊的是背包下麵要有撐架與倆小輪子,走平地時我能拖著走。

為什麽會想到買 backpack 呢?神氣啊。沒看到那些男男女女的,穿得髒兮兮、頭上亂糟糟、身上臭烘烘,在中東,甚至在歐洲,背個大背包在大馬路上遊蕩?少了那個大背包,還真就少了那麽一份氣勢與資曆。像我們這種拉著拉杆箱的,雖然與他們去一樣的地方、看一樣的景點,但心理素質不是超好的話還是會覺得低人一等。

我見到那種大背包就肅然起敬(甭管背著的是誰),覺得那是身份的象征。從中東回來後我寫行程攻略(見“ 風雲再起中東行--行程的計劃、實施與檢討 ” ) ,因為那一程住了不少的 hostel ,在帖子中就想悄悄地混進背包客的行列,把自己的行程算作“背包遊”。 Dztang 眼尖,一把把我揪了出來,回帖說: “ 拉著個軲轆包,還好意思叫背包遊? ” 我這才明白,背包客也好、背包遊也罷,這可不是隨便叫的,它不是一種旅行方式上的泛指,你還非得有個大背包才配。

這大背包是如此的重要,可憐我終於沒買成 。想了半天,我很泄氣地認識到我根本背不動一個四、五十磅的大背包,但是如果整天拖著個大背包走路(雖然也沒見到帶拖輪的大背包),那叫“畫虎不成反類犬”,台型沒紮到朝勢隻有坍得更加結棍。

去東非前我一直很緊張,就怕有什麽事因為少了個 backpack 而幹不成。一路上搭過夥的遊伴,荷蘭的 TEAKA 、不明國籍的“天堂客”、芬蘭來的“馬小辮”與他的女伴(前幾位詳見“ 東非四國行--“非洲的珍珠”烏幹達(下)與山地大猩猩零距離接觸 ”)、最後在坦桑尼亞一起 Safari 丹麥來的兩個小夥,有一個算一個都背個大背包。就這麽個東非行程來說,還真有必須要用 backpack 、拉杆箱走不了的路嗎?好像我不記得耶。就算有,也就十幾、幾十米,箱子拎一下就過去了。那種路真要有一公裏以上拎著箱子固然走不了(事實上也沒有),大背包也一樣完蛋,非把我壓吐血了不可,雇個挑夫恐怕是必須的。這事我還真不會不好意思,這叫創造就業機會、扶持當地民生。

這次在烏幹達、坦桑尼亞與肯尼亞都混在背包客中住 guest house 或帳篷( Dztang 說這些馬馬虎虎都能算“青年旅社( hostel )”),幸虧沒先看到 Dztang 的文章(見“ 青年旅店和背包客 ”),要不然肯定會一路擔心拉著個拉杆箱人家不讓住。

我在好幾篇遊記中都對背包客進行過攻擊,究其原因,我想可以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羨慕嫉妒恨”。

好啦,玩笑開過言歸正傳吧。Tom,拿你開了把涮,對不住歐。

================================================

從阿如沙出發去塞倫蓋蒂(Serengeti),中途要路過格羅格羅(Ngorongoro)。在格羅格羅之前的路不錯,是柏油馬路,過了格羅格羅就成了土路,車子開起來塵土飛揚,很顛。 29 日早上九點出發,一路走走停停看看,到塞倫蓋蒂的宿營地時天都快黑了。

在格羅格羅的crater(火山噴發後塌陷所形成的一塊凹地,四周被山圍著)瞭望點停了下,大家看看拍拍照(回程我要求在同樣的點又停了次);在格羅格羅的帳篷營地( SimbaCamping Site )又停了下讓大家上廁所。

我低著頭正朝廁所走去,亨利驚叫了一聲,說有個大象。我站定一看,一頭巨大的大象正打橫著走過來。因為它走來的方向暗乎乎的,而且我哪想得到宿營地會有大象,所以我根本沒看見它,要不是亨利那一嗓子,我真有可能與大象撞個滿懷(這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其實充其量能撞它腿上)。

我們看著這頭大象堂而皇之地在營地的水塔一鼻子一鼻子地吸水喝,等它喝夠了水離開後才輪到我上廁所。

坦桑的宿營地沒有用障礙物圍起來,動物能走進來。帳篷還真是臨時搭起來的行軍帳篷,裏麵放兩個單人床墊,床墊是兩、三寸厚的塑料泡沫,床墊之間的間隔距離中等的箱子都放不下,必須立起來,非常擠,自己帶的睡袋也用上了。在塞倫蓋蒂的頭一夜我睡的方向不對,腳高頭低,第二天換了個方向就好了。帳篷的幾夜睡得很好,幾乎整夜都睡著了,一般半夜解手一次,天快亮時又一次。半夜解手膽戰心驚的,怕碰上野獸。事實上外麵獅子、大象、鬣狗的叫聲此起彼伏,我們一個要解手,如果另一個碰巧醒了,一定會結伴而行壯壯膽。

30 日一天都在塞倫蓋蒂 game drive ,上、下午各一次,中飯回營地吃。塞倫蓋蒂的營地在公園的中心, gamedrive 每次走得並不遠。

塞倫蓋蒂很平坦,不像馬賽馬拉是丘陵。

31 日清晨又做了個 game drive 後就去格羅格羅了。在坦桑吃的東西量不夠,尤其是肉類,那點肉四個人的份平時我一個人就吃了,味道倒是還不錯。

到達格羅格羅的宿營地是下午四點多,就是兩天前見到大象喝水的那個營地,在 crater 外麵的山上一塊很寬闊的草地上。我們坐在草地上看著司機與廚子搭帳篷,之後等著廚子燒晚飯,看著 crater ,心情很輕鬆愉快。

31 日晚在格羅格羅的 camping 是最艱難的,風大,非常冷,我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睡的(包括襪子、長褲、長袖衫、外套)。亨利半夜出去解手碰上了野豬,還有個身份不明的動物隔著帳篷擠著他睡(他那一側背風)。我讓他推走那動物,他試了,但那動物不走。我說這個一定是狗了,野獸的話大概會走的。等到我實在憋不住戰戰兢兢地爬出帳篷時,手電筒一路亂晃就想打草驚蛇,好在沒見到什麽異物。

那夜風確實大,我這麵的帳篷被風吹得鼓起,我們把所有的背包都放我睡的這側壓著,玩笑說別明天醒來一看已降落到 crater 裏去了。夜裏我也聽到了獅子與大象的叫聲。

9 月 1 日早上 6 : 30 下到 crater 裏麵,景色比我想象的壯觀,可能是頭先期望不高的緣故。

見到角馬( wildebeest )在 crater 裏排著幾列長隊遷移,角馬眼力不好,所以必須一個跟著一個地走,那頭一個眼力就特別好了嗎?我不由得想到了二十來年前中國的一個段子:“下麵跟著上麵走,上麵跟著中央走,中央跟著小平走,小平跟著感覺走。”

crater 裏的動物遠沒有想象的多,原來裏麵的動物在旱季也是會走出 crater 的。以前被誤導,以為 crater 裏的動物永遠不會走出去,導遊指給我們看動物出 crater 的路徑,我們在 crater 外麵也見到不少從裏麵遷移出來的長頸鹿。

回到宿營地帳篷已拆了,裝完車 11 點左右我們就離開了。午飯是在半路吃的便當,我隻吃了一片烤雞,別的都給了當地人。

到了 Manyara 附近的一個小旅館,那兩個丹麥人住下了,他們在坦桑還有兩天,一天 Manyara ,另一天 Tarangire 。他們是 $170 一天,在桑島的時候聯係的,比我們便宜些。看來到了 local 再聯係真能便宜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的價低連累得我們在坦桑沒肉吃。

這兩個丹麥人不是很願意妥協的,我要求過 31 日下午下 crater ,那我們 1 日就能早些去安波斯利,但他倆不願意,我也沒好意思拿出這個團應該以我們的行程為主的協議。接亨利那天沒見到乞力馬紮羅雪山,所以我很想早點去再試下運氣。

我們對坦桑這邊的司機、廚子都不滿意(那廚子我們明確請求他增加肉食,他答應得好好的,但下一頓的肉還是隻夠塞牙縫),就決定給每天五刀的小費,總共給了 6 萬坦桑尼亞先令(近四十美金,四天不到)。錢交給司機時他問廚子的小費呢?我們說這是給兩個人的,司機分了三萬給廚子,臉色很難看。這事害我不舒服了好幾個小時,網上說四人的團每人每天給五美金差不多,我也問過那倆丹麥人,感覺他們連給五美金都嫌多。

在 Manyara 的小旅館換了車(原車留給丹麥人繼續他們的六天 safari ),那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新司機說我們原定十二點半就應該到這裏的,他把車子開得飛快趕到了肯尼亞、坦桑尼亞邊境。



1。這頭公象已經太老了,所以它離開了象群獨自生活。



2。它喝水的水塔是格羅格羅宿營地的水源。



3。喝完水它掉了個頭。



4。走過我等著要上的男廁所。



5。離帳篷有多近,夜裏它也一樣會來喝水,萬一眼神不濟踩上那頂帳篷。。。



6。Ngorongoro Crater 全景



7。格羅格羅的宿營地



8。Ngorongoro Crater 裏的角馬遷移




9。Ngorongoro Crater 裏的角馬遷移



10。monkey



11。baboon



12。warthog



13。



14。遼闊的塞倫蓋提大草原



15。金合歡樹acacia與熱氣球



16。打醬油路過的獵豹



17。吃飯的獵豹,鷹們等著吃剩飯



18。獵豹一走,禿鷹就撲了上來



19。一窩象



20。河馬



21。一窩河馬



22。一窩獅子



23。打醬油路過的獅子



24。塞倫蓋蒂的宿營地



25。宿營地二十米外就有兩頭水牛。別不把水牛當野獸,非洲傷人最多的動物是大象,第二就是水牛。



26。營地、旭日、塞倫蓋蒂。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東非四國行--坦桑尼亞,阿如沙的悠閑一日
  • 東非四國行--Safari行程與攻略(技術帖)
  • 十五個意大利的美麗山城(hilltowns)
  • 東非四國行--“千山之國”盧旺達(下)種族滅絕大屠殺紀念館
  • 東非四國行--“千山之國”盧旺達(上)